安福縣衙,知縣郭橋看著眼前一桌子的菜餚是一筷子也沒動。

小妾看郭橋日漸憔悴,心中不禁有些心疼,他夾了一塊牛肉放到郭橋的碗中,悠悠勸道:“老爺,多少也吃一點啊,您不吃怎麼能行呢?”

郭橋長嘆一口氣道:“我這哪裡吃得下啊,府城被反賊攻破,知府大人都以身殉國了,我安福現在已經被夾在了反賊的中間,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小妾不懂兵事,不過看郭橋那著急的模樣她也能看出現在形勢很不對。

她剛想開口再勸幾句時,家奴郭小四突然在外面喊道:“老爺,老爺不好了,反賊打來了!”

郭橋噌的一下便從椅子上站了起來,疾步來到前院問道:“反賊到哪了?”

“反賊大軍已過楓田,離咱只有二十里地了。”

“什麼?怎麼來的這麼快?”郭橋沒想到莫謙動作如此迅速,才剛攻破府城不過三日便率兵前來,可堪稱神速。

“賊軍有多少人?”郭橋拉住小四問道。

“不清楚,據探子說,賊軍綿延數里,旌旗如雲,探子說最少五六千人。”

“主將是何人?”

“前軍打著莫字旗號。”

“什麼?反王莫問來了。”

郭橋懵了,他癱坐在了椅子上,心裡頓時萬念俱灰,為了一個小小的安福縣城,反王莫問居然會親自率兵前來,看來這是下了必勝的決心了。

“老爺,如今可如何是好啊,安福城牆低矮,咱們才不過一千人,還都是一群剛召集的百姓,我怕咱們守不住啊,老爺,要不咱們逃吧?”

“逃?往哪逃?往北走山路去分宜袁州嗎?那裡可是莫賊的地盤。

往西走武功山去萍鄉?那更是送死,往南去永新嗎?那地方莫賊早在幾天前就被攻下了。往東逃去峽江還是永豐嗎?現在莫賊大軍已經過了楓田,這條路都被堵死了,咱們現在已經成了甕中之鱉,還能逃哪去啊?”

郭小四一聽頓時慌了,他焦急的說道:“老爺,咱們無路可逃,那這安福豈不是成了一座孤城?”

郭橋無奈點了點頭,他心中知道,其實自莫賊佔領府城後,安福縣城就已經成了孤城一座了。

郭橋不是不想逃,而是他不敢逃,一旦自己棄城而逃的話,那朝廷必然怪罪下來,到時候別說自己小命不保,怕是滿門抄斬也不遠了。

思來想去後,郭橋心中有了一個主意,他馬上寫了三封信分別裝好交給郭小四道:“你現在立刻騎上快馬往東出城,記住,繞山路而走,別走大道,小心被賊軍所劫。

過了癲狗山後,你馬不停蹄,星夜把這三封信分別送到永豐新淦峽江三位知縣大人的手中,請他們務必派兵前來解圍。”

小四拿著信件,流下兩行熱淚。

“老爺,如若三位大人不派兵前來相救如何是好?”

郭橋仰頭望天,閉眼哽咽道:“那便是天要亡我郭橋了,小四啊,如果他們不派兵的話,你就騎上馬回衢州老家去,記住,把我殉國的訊息告知朝廷,告訴夫人,要她千萬把我那幼子養大,日後為國盡忠!”

小四一聽頓時明白這是老爺要把活命的機會留給他了。

“老爺,我不走,我哪也不去,我從小便跟老爺了,要死咱們一起死,要活咱們一塊活!”

聽到這話,郭橋不禁流下兩行熱淚。

他將郭小四扶起,又從身上拿出一袋銀兩塞到他手裡,說道:“小四,你聽老爺的話,回去後好好伺候少爺,讓他努力讀書,將來為我報仇......”

郭小四走了,帶著三封書信和五十兩銀子騎馬向東奔去。

剛出東門,郭小四便看到不遠處浩浩蕩蕩的反賊大軍。

郭小四盯著賊軍的方向惡狠狠的罵道:“反賊,你們不得好死!”

郭小四縱馬向北度過浮橋遁入了山中,沿著山路一路向東,直奔離安福最近峽江縣奔去...

未時四刻,莫謙率領三千大軍抵達安福城下,一到城下,莫謙便下令將擺出攻城的態勢。

安福城牆低矮,跟分宜城牆差不多高,老百姓家中的梯子都能爬上去。

而且安福縣城是沿江而建,北邊城牆背靠瀘水,莫謙只需把大軍堵住東西南三門,再派人封鎖瀘水兩端,便可把縣城給牢牢困死。

莫謙困住城後,並沒有馬上發起攻城,而是先派人喊話。

一名老兵頂著盾牌來到東城門十丈處的位置,扯著嗓門朝城樓上喊道:“裡面的人給我聽著,我家大王說了,開城投降,不殺一人,如若不降,後果自負!”

郭橋看著下面囂張的賊兵,心中不禁氣急,他大聲罵道:“本官安福知縣郭橋,反賊有膽就攻城,看看到底誰更有本事!”

說完,郭橋便搭弓射箭,一箭射在了老兵的腦門上,把老兵的帽子都給射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