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照領了三千人馬直接殺出城外,把近一倍與己的官軍給殺了個措手不及。

官軍狼狽的逃往大營,盧照領兵追擊了兩裡地,一直追到官軍的大本營外這才止住腳步。

此時身後分宜縣城上也傳來了鳴金的聲音,盧照看了一眼被他殺敗的官軍,惡狠狠的丟下一句話:“算你們走運!”

此戰義軍又是小勝,斬殺官軍三百多人。

不過三百人的死傷對擁有七千大軍的官軍來說如同隔靴搔癢,都指揮同知張中行很快便在大營中收攏了潰兵。

一個時辰後,得到戰報的謝學龍也出了新喻縣城,親自騎馬來到大營。

他拿出西洋望遠鏡瞅了一眼分宜城牆上,發現義軍軍容嚴整,且絲毫沒有怯戰的樣子。

謝學龍可不是那種只會坐在巡撫衙門裡拍板子管事的文官,他對兵事那也是非常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明末時期江西之所以沒有大的農民起義,主要原因還是有謝學龍在。

謝學龍任江西巡撫期間掃滅了九江鉛山的回回教,又平了都昌萍鄉各地的農民起義,這才得保江西境內的安寧。

不過這回他遇上的對手不是一般的流寇,而是能夠打敗袁州府官兵的莫賊。

謝學龍對身邊的江西都指揮使丘上儀說道:“維正啊,反賊軍容整齊,且訓練有素,這仗怕是不好打啊!”

丘上儀,字維正,南直隸武進人,崇禎初年武進士出身,此人一身武藝,又通曉兵事,累功升至江西都指揮使,官居正二品。

丘上儀接過謝學龍手裡的西洋鏡觀察了一會後,放下西洋鏡道:“撫臺大人,反賊如此猖獗,竟然敢與我官軍對壘,想必那反王莫問不是常人。”

謝學龍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能夠把知府田有年給打的落花流水丟盔棄甲的反賊,能是一般人麼。

田有年這人雖然貪汙,可是本事還有的,但是連他都栽在了反賊莫問的手中,想來這反賊肯定也不是個菜鳥。

“莫賊已識破我疑兵之計,咱們再虛張聲勢也沒用了,看來這次剿賊怕是一場惡仗啊!”

丘上儀聽了謝學龍的這話不禁有些不服氣,他說:“撫臺大人不用著急,那莫賊手下最多不過幾千人而已,且都是一群剛剛從田裡上岸的農民,他們沒幾分戰力。城外野戰,我僅需一千官軍,便能將反賊一舉沖垮。”

“維正的本事,本督自是瞭然於心,只是反賊捲縮在城中,他不出來,這可怎麼打?”

謝學龍這話一下便把丘上儀給難住了。

論野戰,他的確有信心打敗反賊,可是人家反賊縮在城裡愣是不出來,這真是讓人一點辦法都沒有。

此時大營中的都指揮同知張中行也走了過來。

他是南京人,跟自己的上官丘上儀算是同鄉,因為倆人的家鄉距離不太遠,才一天的路程。

張中行上來便對二人說道:“二位上官,我有個主意,不知可不可行。”

“哦?張同知有什麼好的辦法,快快說來!”謝學龍有些欣喜的說道。

張中行拱了拱手,道:“撫臺大人,我剛觀察賊軍,入城的怕是有三四千人,咱們才七千兵馬。

這分宜雖是小城,但是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

咱們的兵力不多,不管是攻城還是圍城都不可取,只有想辦法把賊軍引出城來,方能一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