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洗耳恭聽!”

“其一,土地兼併嚴重,大量無地流民造反。

當今天下,官僚士紳幾乎佔據著天下十之有八的土地,其中以藩王為最甚。

太祖皇帝為了子孫後代世代享福,讓朱家的子孫不繳納賦稅,開國初始或許可以,然則幾百年後呢?

當今天下,朱明皇室子孫已逾百萬之眾,然而這些人卻一不生產,二不納稅,朝廷每年還要花費巨資養著他們。

其次,陝西等地自天啟年便旱災嚴重,然而朝廷非但不盡心賑災撫卹,反而變本加厲的向百姓徵收重稅,百姓所負擔的稅負是越來越重,朝廷甚至還每年增加遼餉,如此倒行逆施之舉,百姓焉能不反!

其三,朝廷大臣不思精忠報國,卻內鬥嚴重。

每逢天下出事,朝廷上下大小官員皆以自己本身利益為主,沒有幾個官員願意為天下蒼生考慮。

朝堂上下黨派林立,人人都在想著怎麼撈錢,卻無人想著怎麼救國,如此官僚,再大的國家也非生亂不可。

其四,崇禎皇帝剛愎自用,優柔寡斷,刻薄寡恩,無法擔當起一個皇帝應該負起的責任。

就拿楊公總督陝西一事來說,皇帝讓楊公總督陝西三邊軍務,用以招撫陝西流寇。

可是呢?朝廷卻拿不出銀子拿不出錢糧來招撫,今日把流寇們招撫了,卻不給田畝,不給口糧,不給種子耕牛,這讓這群流寇何以為生?

流寇們降而復反,朝廷官員們立刻把責任指向了楊公你,而崇禎呢,身為這起事件的最終決定人和負責人,卻無法站出來為自己的臣子說上一句公道話,反而還把您充軍袁州,這樣的皇帝,焉能為我中華之主乎?”

楊鶴愣住了。

“說得好!”楊鶴身邊的少女鼓起了掌,給莫謙投去了讚賞的目光。

“爺爺,莫公子說的沒錯,這大明朝早就沒救了,您這輩子為大明朝鞠躬盡瘁,可是您都得到了什麼?皇帝對您不公!”

楊鶴的腦子此刻似乎宕機了,他還從未聽過如此大逆不道的話。

半晌過後,楊鶴才緩過神來,他朝莫謙拱了拱手,說:“莫公子高論令老夫茅塞頓開,老夫多謝莫公子解惑。只是老夫有個問題想問公子,不知方不方便!”

“楊公有何問題但問無妨!”

“老夫想問,莫公子認為,當今天下大勢,最終是何人才能掃清六合,席捲八荒,成為這天下之主呢?”

說完,楊鶴便把目光投向了莫謙,在場眾人的目光也都紛紛投向了他。

莫謙想了想,回答道:“楊公,在座諸位,如若我不起兵的話,這天下八成會落入關外建奴的手中。”

“哦,何以見得?”

“李自成張獻忠高迎詳等輩,皆流寇出身,此三人非救世之主也。

大明積重難返,崇禎無力迴天,大明也無力續命。

只是那關外的黃臺吉,此人允文允武,鷹揚天下,一向以入主中原為最終目標。”

“那看來這黃臺吉是必取代我大明一統江山了?”楊鶴問。

“非也非也,那黃臺吉雖是雄主,但是他運氣不好。”

“哦,怎麼個運氣不好?”

“他遇上了我,而我,乃是他命裡的剋星!”

“撲哧!”

楊鶴身邊的少女笑了。

“你這人好生不要臉,哪有如此自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