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學龍一死,宣示著這次剿匪作戰的全面失敗。

莫謙的實力得到了巨大的增強,在收服了兩千官兵後,莫謙的總兵力直接來到了七千人。

莫謙為了節省開支,把那三千民夫全放了,每人發了十斤大米,讓他們各自返回南昌府。

十斤大米,節約點吃也夠他們活到家了。

不過雖然沒了民夫,但是還有七千人的軍隊,每天光吃糧食就得吃掉八十石,這還只是吃米,還沒算油鹽之類的。

不光要保證士兵吃飽飯,還得讓士兵有軍餉。

莫謙關起門來經過計算,哪怕是每個士兵一個月領一兩銀子的軍餉,自己一個月就要開支差不多上萬倆白銀。

這麼一算下來,那從官軍大營裡繳獲來的三萬兩白銀根本撐不了多久。

“不行,得想辦法搞錢,否則哪來的錢養兵!”

莫謙立刻把主意打到了袁州府各地的鄉紳身上,這幫鄉紳是最有錢的人。

莫謙召集自己的部下,展開了一場小型的會議。

會上,他對眾人說道:“明日一早,大軍準備開拔回袁州!”

眾人對這個提議並沒有異議,畢竟分宜城小,想要養七千大軍還是很難的。

“主公,而今袁州府乃是一座空城,城內無一兵一卒,主公想要取它不過翻手之事而已。”

“這一點我知道,介之啊,如今我大軍已有七千之多,這麼多人,怕是不好養活。”

曹國祺點了點頭,道:“主公無需擔憂,袁州府地方不小,有一府四縣之地,人口也有五六十萬,養兵幾萬不容易,但是區區七千人還是養得起的,不過卑職有個小小的建議,希望主公能夠採納!”

“哦,是什麼好建議,但說無妨!”

曹國祺說:“主公的均田策在民間為百姓大加贊善,但是主公,您給了百姓田地,卻不讓他們交稅,如此長久下去,卑職怕會入不敷出啊。

且千年以來,百姓們便有向朝廷和地方政府交糧的習俗,此乃維持朝廷和地方的重要來源。

主公給百姓發田,每村僅留部分公田養兵養官吏,如此不是長久之計。

公田數量有限,主公要靠公田養兵,養吏,養官,而且將士們的賞賜皆是出自公田之中,如若不向百姓徵稅,怕是不出個三年五載的,咱們便無田可賞了,到時候將士們打了勝仗,又拿什麼賞賜他們呢?”

“且公田制還有一個缺點,那便是百姓在耕種公田時,必然沒有像耕種自家田地那般細心,如此下來公田的產量便會受到影響,這一點還請主公早做打算!”

曹國祺說完,在場的眾將也站了出來,紛紛說曹國祺說的對。

“是啊,主公,哪有給田不收稅了,咱們多少也該收點啊!”參將盧照也站了出來支援曹國祺。

莫謙看這麼多人多贊同曹國祺的意見,馬上意識到自己的公田制的確存在著致命的缺陷。

他問曹國祺道:“介之,那你覺得向百姓徵收多少稅合適?”

曹國祺想了想,答道:“明太祖開國之時有約,南方地區的稅負在田產的兩成,咱們不用收這麼高,收取一成便可,如此下來,所收取的田賦便足夠供養大軍以及官吏了。

並且,主公也可在無戰事之時,讓軍隊屯田,如此一來,不出一年,咱們便可府庫充裕了。”

莫謙聽了這話不禁大喜,心說這曹國祺不愧是搞政務的一把好手。

不過他忽然又想到一個問題,他問曹國祺:“可是我跟百姓們承諾過不讓他們交稅的,如今出爾反爾,這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