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探訪溫湯鎮(第3/3頁)
章節報錯
兩人不是別人,正是之前跟莫謙關在一個牢裡的易九和易成桂。
兩人都在官府人面前露過臉了,反賊的帽子已經扣的死死的了,眼下也只能先老老實實的跟著當反賊了。
這次兩人跟著莫謙來溫湯鎮的目的很簡單,就是來探探底的。
根據盧照所說,溫湯鎮的人口結構非常複雜,這裡並不同於袁州府其他民俗村落。
在贛西這地方,很多村落都是一個村一個姓,一個村子的人全都供奉著一個老祖宗。
這種現象在袁州特別突出,袁州下轄的宜春縣,每一個村都是一個姓。
易姓,是宜春縣的第一大姓氏,佔比超過整個縣管轄人口的一成以上。
第二大姓氏便是劉姓,人口僅次於易姓,第三大姓氏便是彭姓。
尾隨其後的李姓,張姓,黃姓在宜春縣也是人口眾多的姓氏。
就這六個姓氏,基本就佔了宜春縣所管轄人口的一半之多。
但是在溫湯這個地方卻脫離了這個規律,在溫湯鎮上的姓氏多達二十多個。
具體什麼原因據今已不可考,但是眾多姓氏生活在一個鎮子上,這便會釀出各種問題。
首先最大的問題便是歷代封建王朝的統治都只到縣一級,鄉鎮一級朝廷便沒有委派官員管理了。
而往往眾多百姓居住都在鄉鎮村三級,這麼多人生活在基層,就會引出各種矛盾。
而矛盾出現後,往往是需要人來解決的。
此時,家族宗祠的存在就很有必要了。
每個村每個鎮都有一個大姓,這個大姓的族長基本等同於各鄉鎮的鄉鎮長,一旦村民們發生了矛盾衝突,最終裁定權便在族長的手中。
但是在溫湯鎮是個例外,這個鎮姓氏太多,導致大家都是你過你的,我過我的,大家互不相干,就算起了衝突,也只能去三十里外的縣衙打官司。
一句話概括就是:溫湯鎮的人心不齊。
而莫謙之所以首選溫湯鎮的地主宴鎮川開刀,要的就是他人心不齊。
如果真要挑一個沒有雜姓的大村去造反,這事恐怕還不一定能成呢。
沒有雜姓的大村全村基本都聽族長的話,而族長往往就是地主老爺這種土財主。
你去造反抄人土財主的家,人不分分鐘喊著族人就來跟你幹仗?
莫謙可不傻,在實力不夠的時候,首要因素便是要學會猥瑣發育,尋找薄弱的地方出擊。
而宴鎮川就是最好的目標。
根據盧照所說,宴鎮川這人在溫湯鎮可以說是無惡不作,他霸佔鄉親們的田產不說,而經常做出傷天害理傷人性命的事情出來。
宴鎮川在溫湯鎮上早已是惡貫滿盈,如果不是他宴鎮川巴結上了縣太爺,恐怕早就被暴民給抄家了。
莫謙叫住店老闆,問道:“老闆,我聽說你們溫湯鎮上的這口溫泉古井常年不斷流,你們靠著這口溫泉井做生意肯定很賺錢吧?”
“賺錢?不虧錢我就謝天謝地了!”店老闆發牢騷道。
“這話從何說起?”莫謙頓時來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