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打響造反第一槍(第2/3頁)
章節報錯
如果說帶人下山給二當家的報仇雪恨,張三是肯定不會同意的。
這傢伙就是一頭貪婪的豺狼,無利不起早是他的本性。
莫謙之所以選擇跟張三一起落草,此時不過是利用他而已。
莫謙心中計劃著如何把張三弄死,三孃的死跟他有著直接的關係,如果不是他把參加鄉試的自己給綁了,三娘也不會賣身青樓,更加不會慘遭橫死。
張三,必須負第而二責任!
至於二當家的盧照,莫謙倒是一直沒有想好怎麼辦。
盧照這個人本性不壞,他上山落草純粹是被逼的,而張三卻是自己主動落得草。
一個主動,一個被動,兩人的出發點完全不一樣。
正在莫謙思考的時候,盧照靠了過來,他問莫謙道:“莫兄弟,你是不是有心事啊?”
被打斷思路的莫謙忙回答道:“沒有,我只是在想事情。”
“想什麼事情呢?說出來聽聽,或許我們能給你出主意呢!”
莫謙想了想,對盧照說道:“我在想,咱們殺了宴鎮川后,該何去何從!”
“這還不好辦,咱們洗劫了宴府之後,就有錢有糧,有了錢糧在手,咱們就可以招兵買馬!”
一旁的彭金洪主動湊上來說道。
莫謙聽到這話不禁苦笑著搖了搖頭。
他說:“彭大哥你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如果有錢有糧就能造反的話,那現在江南已經不知道有多少個反賊了,據我所知,現在大明的這半壁江山還是非常穩固的,整個江南依然屬於太平世界,想要煽動百姓造反並不容易。”
盧照對莫謙說的話表示贊同。
大明江山雖然已經日薄西山,但是其實主要的動亂都在北方,雖然這幾年江西境內春天有旱災,夏天有洪災,冬天有雪災。
但是這些災難都沒有釀成大的災難,再加上江西物產富饒,百姓的日子哪怕是在偶爾遭災的時候依然能夠勉強過得下去。
中國的老百姓有個優良傳統,那是但凡有口吃的,只要餓不死人,就絕對不願意去造朝廷的反。
哪怕真是要餓到死人的地步,也不一定會造反,百姓們還會奢望官府會去救濟他們。
更何況江西並沒有發生餓死人的狀況,所以想要煽動百姓造反,其實難度一點也不低。
至於張三這種小小的山賊,在南方地帶其實並不少見。
這些人多數都是些遊手好閒和好吃懶做的鄉村無賴,最喜歡乾的就是無本買賣。
已經加入團夥的莫謙對此是再清楚不過了。
聽完莫謙的分析,盧照問道:“莫兄弟,那你說咱們應該怎麼辦?”
莫謙搖了搖頭道:“我現在也沒想好,先走一步看一步吧,咱們今晚的首要目標就是為盧二哥報仇!”
一說到報仇,盧照的雙目就開始充血,他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很久了。
一想到馬上就能手刃仇人,盧照的心情就開始激動起來。
約定的四更天終於到了,莫謙帶著四人每人身份揹負兩捆乾透的柴火。
這些乾柴用的都是宜春當地特有的茶樹枝幹捆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