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還不是那三畝地鬧的!”

盧照把事情的經過緩緩道來。

原來盧照是袁州府治下溫湯鎮的一名自耕地的農民,家裡有祖上傳下來的三十多畝田。

這三十畝田都是上好的水田,不管是用來種稻谷還是種菜都產出優良。

靠著這三十畝田,盧照的日子還算過得去,娶了一房老婆,還給他生了兩男一女,日子幸福美滿。

但是這種幸福的日子很快便被人打破了。

好東西在你擁有的時候,總是會有人時刻惦記著。

盧照家的這三十畝水田被鎮上的地主宴鎮川給看上了。

宴鎮川用盡一切辦法把盧照家的田生生奪走了二十七畝,直到三個月前,宴鎮川夥同縣令給盧照安隨意安插了一個罪名,直接抓到了縣衙大牢。

為了救自家丈夫,盧照的婆娘把家中僅剩的三母田賣給了地主宴鎮川,再用賣田的錢去賄賂縣令,盧照這才被從牢裡放了出來。

當得知自家最後三畝田都被宴鎮川給拿了去之後,盧照怒上心頭,拿著家裡的菜刀就想去找宴鎮川拼命,不過被自己老婆給攔下了。

宴鎮川一看盧照想跟他玩命,當晚就先下手為強,把盧家的房子給點了。

盧照當晚因為氣憤去找朋友喝酒,逃過一劫,但是卻沒想到自己家被人點了,老婆孩子全葬身火場。

盧照當晚就氣的拿著柴刀去晏家報仇,結果卻寡不敵眾,自己被抓住了不說,額頭上還被地主給拿燒紅的鐵板給燙了一個疤。

備受打擊的盧照當晚就被同村的給連夜送走,走投無路的盧照又遇上了張三打劫他,乾脆直接入夥當起了山賊。

聽完故事的莫謙不禁唏噓不已,想不到盧照居然還有慘烈的過去。

這故事光聽著就讓人覺得很氣憤了,更何況當事人本人。

盧照在講故事的時候,莫謙幾乎能看到他手臂上的青筋都暴起。

“這該死的世道!”莫謙忿忿不平的罵道。

“秀才公說的對,這該死的世道,還有那鳥縣令也不是什麼好東西,為了點銀子就把一個好人活生生逼得家破人亡,必然是個大貪官!”張三在一旁也是咬牙切齒。

“張三哥,你又是因為什麼原因落得草?”莫謙看著張三那滿臉的絡腮鬍子,心想這丫的在後世靠這鬍子起碼能去橫店混個張飛演一下,次一點也能演個李逵。

“我就是看不慣鳥官府那模樣,不想給官府交稅了,所以就上山圖個自在!”

原來張三是一家普通的農戶,近幾年朝廷因為征討遼東所以年年加響年年加稅。

可是加稅加來加去加到不過就是這些普通老百姓身上,而那些真正藏有大量財富的地主們卻是一毛不拔。

最終大明王朝也就死在了財政危機這點上。

有人說大明亡於農民起義,其實根本原因就是亡在了經濟問題上。

朝廷收不到地主的稅,只能在農民身上索取,而遼東作戰和平農民起義又極其耗費錢財,導致百姓負擔極重。

最終經濟體系崩潰,再遇上北方連年乾旱,官府非但拿不出錢來賑災,反而還繼續收稅。

活不下去的老百姓最終忍受不了,揭竿而起了。

這種現象早在崇禎剛登基的時候就已經很明顯了,尤其是在北方。

現在崇禎小兒在皇帝的位子上已經坐了七年了,遼餉是一年比一年重,最富裕的南方也遭不住這種重稅了。

跟兩人一番溝通之後,莫謙已經看到大明王朝的末日即將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