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拉,其實在隋卞“強制喚醒”阿爾忒彌斯,並解救赫菲斯托斯之後,他就嘗試尋找這位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的神後。

只可惜,那個時候的他,其靈能體量上遠不如現在,而當他觸及“行星級”靈能者行列的一刻,人類卻早已進入星際時代,在太陽系內外的開展殖民活動,至於赫拉,想必也早已離開地球。

儘管這位神後一直未曾現身,與人類相安無事,但這不代表赫拉與阿爾忒彌斯一樣,可以潛移默化的被隋卞“同化”,完美融入人類社會中。

更何況,二十多年前的異空間風暴過後,使得隋卞把搜尋赫拉的專案提上日程,“順帶”調查與宙斯一同殺入異空間,卻徹底杳無音訊的諸神,例如希臘有名的“老好神”,冥王哈迪斯。

沉默些許。

隋卞不再以欣賞藏品的動作進行思考,轉而離開收藏室,對他的兩位秘書叮囑道:“通知情報部和監管部的各部主管,再持續一端時間的調查與搜尋。”

“是(好)。”紅白兩後齊聲應道。

接下來。

失去隋卞三“人”的收藏室自動熄滅燈光,不過,擺放在展示櫃內的各類藏品,則是依然散發、閃爍著“她們”各自的光芒。

室外、

樓外、

直至地心世界外,並在遍佈碎石、碎塊的宙域中,便可以直觀到位於柯伊伯帶,圍繞太陽進行公轉中的泰拉之盾號。

作為直徑七千公里級,同時還擁有遠超地球數倍質量的盾世界,完全無法接近地球,不然會對地球帶來毀滅之災,因此只得停泊在太陽系邊緣的柯伊伯帶。

此刻,泰拉之盾的地表上遍佈平原、森林、海洋等“自然”地理風貌,並且,地表上還有著眾多用來駐紮士,和停放各類戰艦與船隻的軍事基地、星港。

十四年前,羅伯特把這顆人造行星拉回太陽系時,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和激論。

戰後,官方給予的解釋,是羅伯特、萊昂等原體率領遠征軍解決綠皮帝國時,還繳獲了由“古代種族”所建造的行星級載具。

對於這個幾乎等同於“實話實說”的解釋,民眾自然是沒有任何異議,某種程度上,還“習以為常”了。

要知道第一次遠征,人類可是“拉”回來了一顆矮行星級的博愛之城,這第二次遠征,“託”回來泰拉之盾豈不是太正常不過?

那麼第三次呢?

人們甚至開始期待起來,畢竟,這也是人們對軍團,對艦隊有著絕對信心的最佳證明。

而議長這個職位,縱使沒有明確法律規定,但理論上和心照不宣的“規矩”上,一位政客連續任職最多不超過兩屆。

反觀坐在議長職位足有26年的隋卞,可不是一位單純的政客,他對於民眾來說更像是一種“象徵”,一種…

只要有隋卞仍“心甘情願”身處明面,人類就會得到長久庇護,宵小之輩更沒有膽量敢前來侵犯、招惹。

可以說,當社會得知隋卞是原體之父和各類事蹟後,在不知不覺間,人們已經把隋卞視作“守護者”,是人類種族的“神”。

這,同樣迎來了許多“苦惱”。

例如視他為“神”這一項,便能引起諸多連鎖反應,像是“人類之主”、“人類之光”等教會和信徒。

對此,隋卞不再像是以往那般,直接派遣幽靈特工,又或是情報部的應急小組強硬剷除,這回卻是“反其道而行之”,在紅白兩皇的協助下,撰寫《人類真理》。

真理的內容中,主要強調宇宙間沒有牛鬼蛇神,萬事萬物都可以透過科學和靈能手段加以解讀,人類將憑藉理性、信仰和堅定的信念戰勝一切,沒有任何事物應當被崇拜,理性的宇宙間,需要徹底消滅“宗教”這一落後概念。

當《人類真理》經過白後的輿論宣傳,加之隋卞親自發表演講後,安布雷拉毋須刻意打壓,那些宗教和信徒就遭到人們自發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