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近衛化、十四年和收藏品(第1/3頁)
章節報錯
觀察室內。
穿著相同的黑色襯衣和過膝裙的紅後、白後,分別站在觀察室的艙門前耐心等待。
而似乎永遠都是白大褂打扮的瑞貝卡和阿萊克希亞,則是站於身穿正裝的隋卞左右。
此刻,他們前方的大型全息螢幕上,正顯示著繼續徒手掃蕩異形的康斯坦丁,而螢幕左上角,顯示著“2126 / 04 / 14 / nrc10:22(nrc,new raccoon city新浣熊市時間)”的字樣。
這樣一算,1980年生的瑞貝卡和1971年生的阿萊克希亞,應該是146與155歲的“老太太”,可她們倆非但沒有“年老色衰”,反而仍是二十歲出頭的模樣。
畢竟安布雷拉的奈米技術早就爐火純青,加之四年前,安布雷拉又從名叫默克悲寂宏圖的記憶儲存體那裡,獲取了管理者所掌握的生物技術,這使得人類壽命大幅度提升,到現在,鮮有自然死亡的情況。
有種種技術的加持,以及血曼花的延緩藥劑,使得瑞貝卡的容貌、身材,與剛剛被隋卞招募到安布雷拉時幾乎無異,只不過更加成熟。
至於已經和t維羅妮卡病毒完美融合的阿萊克希亞,其軀體根本不在常人範疇,理論上,她不需要藉助任何科技和藥劑,便可以獲得“長生”。
最後是康斯坦丁。
這位“阿斯塔特”的真實身份,是隋卞的近衛總帥,統領總數已經達到六千的近衛。
雖說康斯坦丁是原體外的最強戰力之一,但身高和體格也不應如此,實際上,這是由於康斯坦丁接受了瑞貝卡和阿萊克希亞親手持刀的“近衛”化手術。
而一名阿斯塔特在成年前將會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安布雷拉在數以億計的十四至十六週歲年齡段中,挑選出最為優秀的適配者,緊接著,這些適配者將會植入各個軍團的g腺體。
第二階段,適配者們將進行最為嚴格、殘酷的訓練,同時還需要接受最全面的文化教育,並定期注射超級血清來“強身益體”。
第三階段,是為期十四天的25道改造手術,令適配者徹底蛻變成真正的阿斯塔特,再之後,就是耳熟能詳的新兵試煉環節。
而康斯坦丁的“近衛”化,卻是在成年阿斯塔特的基礎上,又增設了四道程式,分別是“奈米腺體”、“肌腱線圈”、“鎢鋼骨骼”和“黑色甲殼”。
“奈米腺體”是根據管理者的奈米技術,再加上安布雷拉的生物技術,從而培育出來,如同“工廠”一般的腺體組織。
當完成近衛化的阿斯塔特正常進食,又或是遇到緊急情況,吞嚥下各類“粗糧”,尤其是金屬時,該腺體會自動生產奈米機器人,還會將多餘的機器人儲存至腺體內,極大幅度提升阿斯塔特的“排洩”力、自愈力和防禦力。
這也是為何異形的強酸血液,濺灑至康斯坦丁身上時,只造成面板微紅的效果。
“肌腱線圈”,是在近衛化阿斯塔特的肌腱內,植入一種被阿萊克希亞命名為“阿瑞斯(ares)”的金屬線圈,使其能夠進行難以置信的力量收縮,將力量放大到普通星際戰士無法企及的程度。
“鎢鋼骨骼”,顧名思義,是用一層鎢鋼包裹住骨骼,如此,骨裂、骨折、骨碎等詞彙基本不會運用在近衛化的阿斯塔特身上。
而“黑色甲殼”,於培養槽中進行培育時,看起來就像黑色的塑膠膠片,待其“成熟”,便會被切成數片直接植入近衛化阿斯塔特的軀幹部分皮下。
完成植入的幾個小時內,黑色甲殼組織會迅速生長,並“鋪張”神經束,再經過兩個月的“成熟期”,便可以接入專屬的動力甲,又或是“生物外骨骼”,達到真正意義上的“人甲合一”。
康斯坦丁面板上的“插槽”,就是黑色甲殼的外部接入點。
不過,鎢鋼骨骼的手術風險極大,而奈米腺體會產生極其強烈的排斥反應,所以需要“量身定做”,程式繁雜。
因此近衛化的手術成本也是極高,而且還需要瑞貝卡和阿萊克希亞親自負責每一位接受手術的近衛,不過,若是六千名近衛全部完成近衛化,那麼他們將是介於原體與阿斯塔特之間的存在。
儘管面對原體依舊是被秒的結果,可面對阿斯塔特將可以輕鬆的一敵十、敵百,當然了,有隋卞在,近衛也絕無可能會與阿斯塔特交惡,只是此刻的阿斯塔特最適用於“計量單位”。
完成四道手術所需的時間視人而定,像是康斯坦丁用了整整四十二天,並且完成手術後,康斯坦丁還迎來了“二次發育”,使得單從外表進行觀察,就可以區別他與普通阿斯塔特。
迴歸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