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收起震驚,重歸淡定的壯漢開口道:“維克多·維克諾維奇·波利耶夫,軍銜少校,是已經墜毀的亞伯拉罕號的艦長,而在開始商討之前,我有幾個疑問希望能得到解惑。”

“當然可以,少校請說。”安格隆爽快接受。

“很好,那麼恕我直言,你,還有身高超過兩米半計程車兵,是人…還是其他存在?你們來到這裡來又是出於什麼目的?”

名叫維克多的壯漢艦長接連說道。

在安格隆出現前,一幫船員互相討論的時候,或者說在他們配合技術人員進行檢查時,維克多就已經開始考慮安布雷拉不屬於這個世界的可能性。

沒錯,經歷過圈養、絕望和掙扎,已經令一位身經百戰的艦長,可以易聯想,甚至接受“其他世界”的真相。

因此,他才沒有向安格隆詢問“你們來自哪裡”,而是“來的目的”。

聽到詢問。

“人類。”

安格隆沒有任何遲疑的回道:“我們是人類,只是我們與常人有些許不同罷了,但更多資訊屬於機密,所以同樣恕我直言,各位無權知曉。

而來這裡的目的?

其中的因素有很多,不過最至關重要的是,我們知曉了機器正在屠戮、圈養人類同胞,單靠這個,就已經足夠令我們插手干預。”

人類…

對於安格隆的身份自述,亞伯拉罕號的船員們可以勉強接受,把安格隆和阿斯塔特當成高“一”點的人就好,應該沒什麼大不了的。

只是…

安布雷拉究竟從何而來?

還有能養育巨人子嗣的父親究竟是何人?難道是六米高的巨人嗎?

即便維克多不在乎,可馬克等船員卻更加好奇了。

感知到這股情緒的安格隆,則是沒有刻意去解釋什麼,緊接著,他望向維克多,笑著問道:

“那麼波利耶夫少校,我們可以開始進入主題了嗎?”

“…”眉間一直緊縮的維克多點頭回應。

“好。”

安格隆的手肘倚著桌面,雙手交叉,習慣性做出他父親常用的坐姿之一,笑容依舊道:

“為了加快速度,且提高效率的消滅掉機器,我需要情報,有關地表、地下,和那個伊甸的相關資訊……”

接下來。

安格隆透過維克多獲得了這個地球、人類和機器的大概。

“現在”應該是24世紀,但具體是某年某月,或是哪一日,這位少校卻無法給予出一個準確答案。

畢竟這個宇宙的人類出現了文明斷層,根本無人知曉機器統治地球后,到底過去了長時間。

更可悲的一點,是這個宇宙的人類對歷史也無從獲知。

“伊甸”…

是首批掙脫出“虛境”束縛的人類,利用舊世界的都市地下系統,所建立的庇護所。

隨著更多人類逃出“虛境”,加上“自然誕生”的人類越來越多,使得這個庇護所的規模逐漸擴增,最終形成一座位於地表之下約有千米,足夠容納千萬人居住的“伊甸”。

所以維克多他們使用的是“伊甸歷”來計算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