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洪水”和系外恆星系(第1/4頁)
章節報錯
藍色。
是紐約現在的主色調。
而把帝國大廈完全吞噬,乃至把整個曼哈頓中心吞噬,造成這一切的源頭,是一顆小型的“藍光太陽”。
布魯克林的西岸。
一群奔向肉瘤狀飛行器,暴露在“藍色陽光”照射下的殖民者們,還未察覺到曼哈頓的驟變,就像灰塵被強風吹散那般的消散一空。
遠離曼哈頓的城區,所有殖民者在目睹“太陽”的一剎那,身軀便已經成為焦炭。
轟———!
“太陽”迅速向外擴散,“藍光”覆蓋至以帝國大廈為中心,半徑五公里的區域。
區域外,則是燃燒著火焰的衝擊波,摧毀沿途一切的高塔、蘑菇建築和那些令人噁心的觸手植物。
不知過了多久。
相當於五百萬噸TNT當量的等離子彈爆炸,衝散濃厚的雲層,使得紐約總算迎來了久違的陽光。
一秒記住http://m.et
大地化作反射晶光的焦土,而爆炸中心點的曼哈頓島,也化作了一塊“晶體凹坑”,猩紅的海水不斷湧入其中。
等離子彈猶如一塊橡皮擦,瞬間抹除了殖民者存在的痕跡。
至於那道同樣消失的大型傳送門,則是被殖民者一方主動關閉。
不單是紐約,這個地球上除了前線基地外,全部擁有傳送門的城市和地區,都同時遭遇到了等離子彈的襲擊。
而且是無法檢測、攔截的襲擊。
搞不清狀況的殖民者,為避免母星和重要殖民地遭受牽連,只得選擇拋棄同胞,關閉了地球上的傳送門。
…
宇宙中。
一顆以橙紅色恆星為核心的星系內,圍繞其公轉的第一、第二軌道上的是兩顆類地行星,外圍則是三顆質量和體積不同的氣態行星。
距離恆星最近的行星與水星相似,沒有大氣層的光禿地表,孕育生命的條件極為苛刻。
倒是體積遜於地球,僅比火星大的第二顆類地行星,卻被濃厚的大氣所包裹。
大氣層下的地表,面積的40%是猩紅色的“海洋”,60%是土壤同樣為深紅色的大陸,
它,便是殖民者種族的母星,約有二十三億隻殖民者,生活在這顆環境對人類極不友好的行星上。
赤道附近的海洋北岸,是一座林立高塔和蘑菇狀建築的都市,也是殖民者種族的首都。
首都中央,最為高聳的高塔頂層,弧頂大廳內,數十隻身形佝僂,面板褶皺,看似蒼老的殖民者圍繞而坐。
如同全息科技生成的浮空螢幕,為它們播放著神之軀射殺巨獸,等離子彈引爆巴黎、紐約的畫面。
“...”
眾殖民者無言的面面相覷。
即使面部肌肉不像人類發達,沒有什麼表情,但透過大廳的凝重氛圍,不難猜出它們現在個個都是“瞠目結舌”的模樣。
殖民者的種族文化中,從未出想過“神明”的概念。
如果有,就是狂妄自大的它們自詡為神吧,畢竟它們能開啟通往其他世界的傳送門,也創造出“怪獸”這個物種。
可長有雙翼的神之軀,卻重新整理了殖民者的認知,也首次意識到,它們招惹了不該招惹的“神明”。
幸虧及時關閉了傳送門,不然滅族的命運將會降臨在它們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