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快,就有兩架在附近巡邏,塗裝為黑白的飛行艇,降落在附近的寬闊地帶。

飛行艇展開兩側的艙門,十多名身著黑色制服的警員們迅速湧出機艙,其中半數,攜帶消防工具和急救藥物。

數名警員立刻開始指揮交通,讓沒收到事故影響的車輛離開,以此來騰出更多的空間,供後續的飛行艇進行降落。

攜帶工具和藥物的警員,好意驅散想要繼續提供協助的熱心群眾,並展開更加專業的救援,避受困的司機與乘客承受二次傷害。

第一批警員展開救援後,不出兩分鐘的時間,一架屬於消防部門的大型飛行艇,同樣抵達事故現場。

得到近三十名消防員的協助,第一批警員的壓力驟減。

緊接著,兩架塗裝為白色,像是加寬、加大版的漁鷗號,也出現在105號公路上空。

艙腹印有安布雷拉的紅白傘標識,以及“洛杉磯綜合醫院急救艇”的字樣。

降落,尾部艙門展開。

身著白大褂和綠色馬甲的急救醫生與護士,推著數個急救推車離開機艙,將傷勢最重的人員轉移至救艇內,準備在現場直接進行手術。

—————

數分鐘後。

其中一架急救艇的內部。

艙內被橫向分出數個艙室,而距離尾部艙門最近,並且是空間最大的艙室內,依次設有三個“手術區”。

急救推車可以固定在區域的中央,來充當臨時手術平臺,機艙上方安設有數個小型械臂,艙壁裝有齊全的醫療裝置。

此刻。

飛行員將這個艙室的兩側艙門閉合,艙內的空氣過濾與淨化系統,為使用三個手術區進行手術的醫生與護士們,提供一個不亞於Ⅰ類手術室的無菌環境。

1號手術區。

躺在急救推車上的,是一位注射麻藥後陷入昏睡,年紀二十五至三十歲之間的女性,腹部的衣物被裁剪,面板上還覆蓋著大片已經凝固的生物泡沫,

女性被轉移至急救艇前,腹部有一道大面積創口,但最先抵達的警員利用生物泡沫止血,成功令女性堅持到現在。

一名穿上白色連體手術服的急救醫生,以及三名護士正對女性進行著手術,醫生與護士透過所佩戴的全息眼鏡,可以直接獲得女性的生理狀態。

僅是觀察數秒,醫生便簡短道:“祛除泡沫,消毒,鉗子。”

三名護士無言執行,待完成上述程式,又與醫生默契配合,快速、精準的取出女性體內的雜物,再由醫生親自操控機械臂,為女性縫合了傷口。

她們1號手術區為女性傷者完成手術後,2、3號的醫生與護士們,也相繼結束了手術。

接下來,由護士們繼續照料三名陷入昏睡的傷者。

醫生們則進入通用艙室內,完成消毒程式,褪去套在外面的一次性手術服,紛紛來到尾部艙門處。

“呼…!”等待艙門開啟的時候,一名中年男醫生,重重喘口氣的說道:

“今天的運氣不知是好是壞,值班前我可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故,好在傷勢最重的幾位傷者都沒傷及臟器。”

“上帝保佑?”一名年輕的男醫生接話道,並對負責為女性傷者手術的醫生問:“你覺得呢?齊格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