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啟明星向陽面,距離地表約二十萬公里遠的宙域處,聚集著近四千艘各級戰艦。

其中最引人注目,即便是站在啟明星地表,也能清晰觀測到的兩顆家園世界,分別是暗鴉守衛的帝國之影號,以及斯巴達的列奧尼達號。

其次便是影月蒼狼第1營的赫拉之怒號。

至於第1營為何以“赫拉”命名他們的旗艦,這就要追溯至他們仍然從屬於斯巴達軍團時期,那個時候,斯巴達原體將他們從阿巴頓手中救出後,併為他們進行心理療傷的“醫生”,便是奧林匹斯天后,赫拉。

從十九號至如今的二十三號,四天內,三支軍團完成集結的同時也在進行修整。

極限之主羅伯特排程相應的物資補給和武器彈藥,透過空間門運送至陷陣者星區,而後再由羅格派遣的榮耀鐵拳營部進行護送,轉運至啟明星這面。

並且三支軍團也趁著集結、修整的這段時間,抓緊對輕重傷員進行治療,而與澤拉斯所屬艦隊交鋒的暗鴉守衛,是這三支軍團中傷亡戰損比最為嚴重的。

因此,羅格在派遣鐵拳營部護送物資、彈藥的同時,還將兩千名植入暗鴉守衛G腺體的預備役送至啟明星,為暗鴉守衛臨時補充兵員。

並且羅格還特意挑選在陷陣者星區邊界負責駐守、巡邏的預備役,代表這些不足二十歲的阿斯塔特們,已經擁有了一定程度的作戰經驗,雖然比不上跟隨原體作戰的精銳,但勉強夠用,不能完全算是“新兵蛋子”。

完成補員,完成修整,三支軍團已然做好突襲準備。

唰~-唰~-唰~-!

只見兩顆家園世界展開赤道位置的巨型閘門,釋放出一根根長度足有三公里的矩陣終端,隨後,共計一百二十根矩陣終端快速漂動至艦隊前方。

這些金屬巨柱按照各自的位置進行“擺放”,保持相同距離間隔,短短兩分鐘就組成了一道直徑足有七千公里的“○”圓。

緊接著

咻--咻--咻--!

矩陣終端之間接連被青藍色光線串聯,待光線環繞一週形成完整的“○”圓,而後,被矩陣終端圈出來的空間開始扭曲、變幻。

最終,被矩陣終端圈出來的空間,開始呈現出另一處宙域的景象。

是一道簡易星門,供艦隊快速突襲或轉移。

星門開啟,並且確認狀態穩定的第一時間,斯巴達的盾世界列奧尼達號便先行移動,由緩及快,以每秒300公里左右的速度進行常規航行,勻速透過了星門,率先抵達了對面宙域。

緊隨其後的是斯巴達主力艦隊,戰艦總數約有三千餘艘,並且將原體直率部隊拋去,共計20支營部隨同原體參與此次突襲。

很快,斯巴達主力便盡數透過簡易星門。

等待些許。

確認星門那面沒有交火痕跡,以及排除埋伏等因素後,影月蒼狼第1營部,以及暗鴉守衛的主力,共一千多艘戰艦開始進行透過、穿行。

但暗鴉守衛的帝皇之影號卻保持待命狀態,沒有跟隨艦隊行動,只是與三十多艘當地海軍艦艇,留守在啟明星宙域這面。

看樣子,在正式展開突襲前,約翰、科拉克斯、荷魯斯這三位原體應該是進行過一次簡短的戰爭會議。

由斯巴達負責開頭衝鋒,暗鴉守衛和影月蒼狼負責策應、支援,而帝皇之影號則是負責留守,確保簡易星門周全的同時,也確保他們的後路不會被死靈王庭掐斷。

簡易星門的那端。

未知宙域。

四千餘艘戰艦成“八”字陣型散開、排開,在“八”字最前端的是列奧尼達號。

而這片宙域要比啟明星四周,或者說比絕大多數殖民地所在的宙域都要黯淡,沒有恆星,不過數十光年外倒是有大面積“粉橙色”星雲,為這片寂靜、黯淡的區域增添了色彩與亮光。

此刻。

列奧尼達號地心世界的總控室內。

“啪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