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爆之後。

人類成功解除首次異種危機,也令人類獲得相對喘息的時間,以便更好的研究策略。

2049年8月17日。

第二波異種攻勢來襲。

這一次,含有異種的隕石群雖然被人類成功鎖定,但僅提前了三分鐘而已,並且人類依舊是無法進行有效攔截。

隕石群於近地軌道分散,分別墜落在亞平寧、落基和南科迪勒拉山脈…

至此,來自火星的異種每隔3年,都會往地球派遣比上一次多出3倍數量的隕石襲擊。

20492069年。

二十年。

人類由巔峰時期的100億人口,銳減至30億左右。

歐洲、北美、南美、西亞幾乎淪陷,其中85%的地區被異種佔據,就連曾經的五大國中的三個,都因異種攻勢而被迫搬遷至相對安全的區域。

例如先前城市內的不同膚色、人種的難民,還有隸屬於瑞典皇家空軍的史黛拉·布瑞梅爾等等。

但在這二十年間,人類聯合政府(簡稱人聯)順利組建。

並且,縱使人聯為了避免異種的窺探、監視而選擇關閉了網際網路,可機械骨骼和高效能機甲等方面的廣泛運用,仍是“逼迫”人類一方的科技飛速發展。

實際上,人聯已經具備大規模星際移民的能力,既派遣20到40萬的精英脫離地球,再逃逸出太陽系,重新尋找新的家園。

只是這種拋棄多數人的舉動,會導致軍心動搖,不到萬不得已時,人類絕不會將其進行公佈。

最主要的,是移民計劃的生態迴圈系統最多維持400450年,而逃逸艦隊能否在這之前尋找,並抵達適宜行星都是問題,成功機率不超過5%。

何況人聯五大國中,也是目前實力最強的夏國,自始至終都堅持以人為本,還有“人定勝天”的觀點,對移民、逃逸計劃持有相反觀點。

拋棄“家鄉”這個觀點,夏國高層普遍不接受是一方面,更直接的一點是,就算尋找到新的行星,那異種會不會尾隨而至?

百億人口都處於劣勢,何況數十萬?

唯有真正意義上的戰勝異種,還有異種背後的矽基文明,人類方有活路。

“而且…”

高天闊見尹芙蕾尼瀏覽完單兵電腦所提供的各項資料,便適時的開口,說:“我方高層根據火星首次載人任務所獲得的全部資料、資料中,推算出了異種造物者遺留在火星的“中轉站”。

再根據我放最頂尖的技術人員猜測,所謂的“中轉站”,極有可能是我們暫時無法理解的傳送裝置,再不濟,也應該是能夠直達它們母星,或是重要殖民地的星艦、飛船。”

緊接著,高天闊話鋒一轉,目光和神態都露出“狠辣”與堅定:“哪有它們只打我們的道理?我方要讓它們明白,何為匹夫一怒,血濺五步。

而你們人類帝國的出現,則可以協助我們更快的完成目標,給予那幫混…對方一擊重創。”

“哦?”

尹芙蕾尼的雙眼微微整大,她顯然是沒想到在諸多平行宇宙中,第一零九宇宙似乎母須她們的介入,就已經有了應對異常現象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