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因為選擇的方式不同,他們之間產生了分歧。

兩邊人在意見不統一的情況下,直接選擇了各做各的。

但是科學部那邊的人又覺得,如果繼續和外星人開戰,他們的方法會被敵人直接認為是某種挑釁。

這嚴重的阻礙了他們計劃!

所以科學部的人此刻十分的被動,他們不可能叫停對方的計劃,畢竟雙方的出發點是相同的。

只是選擇的路不同罷了。

“要不,我們試著發個訊號過去,如果對方有回應,我們就能繼續交流。如果沒回應,等軍部的那些人真的獲得了一些殘骸之類的,我們也可以直接研究?”

在科學部內,一名科瑞人研究員,小聲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其實他認為雙方的爭吵完全沒必要,這種事情只要兩種方法都試一試不就知道哪個可行,哪個不可行。

這麼簡單的方法,怎麼上面的這幾位就想不通呢?

然而,這名研究員的想法雖然正確,但是他卻不知道這也涉及到了科學部和軍部之間的爭端。

在文明科技止步不前的時候,軍部的內部研究中心和科學部之間都想讓自己成為文明的推動者。

本來這種競爭也算是良性競爭,無論哪邊成功了,對於科瑞人來說都是好訊息!

但是,當科瑞人習慣了借鑑別人科技後。

雙方之間的科技競爭就成了相互借鑑模仿的競爭比賽。

他們不僅模仿對方的科技,還相互攀比誰最先學會並應用其他文明的科技!

這種變質的競爭自然就讓雙方之間的齷齪演變成了敵視。

而這種敵視也被帶到了這次的計劃上。

至於外星人的強大,科瑞人雖然驚訝,但並不驚慌。他們很清楚,外星人目前所展現出來的實力,並不足以摧毀他們的文明。

只要文明不被毀滅,被外星人摧毀幾個星球又能怎麼樣?

況且看對方目前的樣子,也不像是有摧毀科瑞人文明的打算。

所以他們放心的很。

科學部的高層沒有理會這名研究員的提議,直接無視了對方,其中一位說道:“我看還是讓軍部打頭陣吧,冒然和對方聯絡上,如果被他們資訊入侵,那樣的損失我們也無法承擔。”

他的話讓原本遲疑的科學部眾人恍然一驚,他們差點忘了資訊入侵這件事。

敵人的科技水平明顯比他們強大,如果進行資訊入侵,他們還真不一定能擋得住。

“你說得對,讓軍部去探路,我們的計劃需要更詳細一些的打算。”

科學部很快就做出回應,表示暫時同意軍部的做法。他們的行為也讓軍部研究中心的人有些摸不準對方的意思。

但是沒了科學部在後面阻礙。

他們也很快行動起來,更龐大的艦隊在他們的調動下,開始前往耶克魯卡星。

他們準備一舉消滅外星人,如果能俘虜對方更好!

所以這次,他們集結和上百萬艦隊,總計1.4億艘各型號戰艦組成的龐大軍,用來對付陌生的外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