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南宋詩人徐照寫的。”

“連南宋第二代皇帝宋孝宗自己都承認,宋朝賦稅過重,百姓生活艱辛,真不知道你是哪來的勇氣說宋朝百姓生活水平高的?”

“扯淡!”

查濤大聲反駁道:

“找你這麼說,那為什麼這麼多學者,甚至很多大學者,都把宋朝說得這麼好,就差把宋朝誇上天了?!”

“你說啊?!你倒是說啊?!”

林晨冷笑一聲,說:

“急什麼?我正要給你上課呢。”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因為他們都是文人。”

“但凡是個文人,對宋朝那是相當的嚮往,不管是有真才實學的真文人,還是書沒讀多少,卻自以為自己很有文化的假文人。”

林晨一邊說著,一邊對查濤投去一個不屑的眼神。

“宋朝文人地位高,所謂刑不上大夫,士紳群體想幹壞事的成本,簡直不要太低!”

“南北宋三百年的時間裡,土地兼併嚴重,大量百姓流離失所,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即便是江南富庶的魚米之鄉,都出了方臘這號人物,若是真的人們生活富足,那又怎麼會不斷地有人造反?《水滸傳》是憑空編出來的?”

“其根本原因,就是朝廷對士紳階層的放縱,這些人對普通老百姓是極盡壓迫,關鍵是,這些人的行為,在當時的社會,還是合法的!”

“而許多文人嘴裡,宋朝城市發達,百姓富足,言路自由,法律完善,說這種話的人,更是非蠢即壞!”

“宋朝的城市真的發達嗎?確實,《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汴京的確是繁華似錦,但以你的水平肯定不知道,宋朝的經濟制度。”

“宋朝的經濟制度,尤其是在南宋,完全就是以一國之力養一座城市。”

“北宋的汴京,南宋的臨安,的確是人間天堂,吃喝玩樂應有盡有,連外賣服務都出現了。”

“但這是建立在趙匡胤早年間為了防止地方做大,對朝廷構成威脅,於是他要求地方上,除了留下必要的開支,其他的全部都有送交到首都汴京這一政策的基礎上的。”

“是,首都大城市確實是經濟繁華,夜夜笙歌,但地方城市卻是勒緊了褲腰帶,溫飽都成問題,更別提進一步開發建設了!”

“一國的資源全給你用了,作為首都,肯定是賺得盆滿缽滿了,再不繁華還說得過去麼?”

“至於首都的城牆之外是什麼樣子?這你不妨問問宋朝的畫家,為什麼只畫到首都汴京?為什麼不畫外面的城市?是因為畫紙不夠用嗎?恐怕不是。”

“宋朝賦稅堪稱歷代最重!北宋官員晁說之就說過一句話:‘宋賦,役,十倍於漢;’這話可不是我編的,這是記錄在宋史裡的。”

“除了基本的田賦,一年交兩次,還有各種鹽稅,鞋稅,農具稅,腳錢,公用錢等等多大幾十種稅!”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朝廷不敢收的。”

“這是賦稅,差不多佔據了宋朝百姓一年一半的收入了。”

“對了,還有人頭稅,成年男性都要交,如果你不想去服徭役,做苦力,那就還得再交錢。”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綱,《水滸傳》看過吧?茶綱,花石綱,生辰綱,都是對百姓壓榨的具體體現。”

“至於宋朝言路自由?那我問你,蘇東坡為什麼被貶?”

“烏臺詩案聽說過嗎?”

“所謂的不會因言獲罪,只針對一小部分言官群體而已,黃庭堅碑文案,常安民書信案,不都是因言獲罪?《水滸傳》裡,宋江一句‘敢笑黃巢不丈夫’,差點人頭落地!”

“這些“基礎”的歷史知識,你不會不知道吧?大作家?”

查濤此刻,整個人都已經完全傻了,林晨口中說出的東西,引用的詩詞史料,都已經遠遠超出了他的認知範圍。

他現在唯一能做的,只有瞠目結舌地接受林晨的降維打擊。

林晨並不打算就此放過他,繼續說:

“蘇軾,黃庭堅等人,好歹都還算是士紳階級,即便如此也因為亂說話惹禍上身,更何況普通老百姓?”

“宋朝皇城司你知道是幹嘛的嗎?那特麼就是宋朝的錦衣衛!具體是幹啥的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至於宋朝法律完善,那就更是笑話了。”

“宋朝的法律,完全可以說是全面偏向士紳階級的。”

“宋律規定,佃客犯主,加凡人一等;主犯之,杖以下勿論;徒以上,減凡人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