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給你上一堂歷史課(第1/4頁)
章節報錯
“老師,把這個字唸錯,不應該啊,稍微有點歷史常識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個字念啥吧?”
查濤滿臉得意,剛剛在面對老師問什麼是能最直觀地反映一個朝代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這一問題的時候,被別人搶了風頭,沒裝成逼,正著急呢,眼下好不容易抓到一個“漏洞”,當然不能放過,於是馬上展開一波操作,試圖把剛才沒裝到的逼給裝回來。
老教師笑眯眯地看著這個愛出風頭的男生,說:
“大家也都覺得我把這個字唸錯了嗎?”
講臺下,有幾個學生答道:
“額........老師,您應該是念錯了,作為計量單位,這個字應該念石(dan)。”
“是啊老師,咱當年高中課本里,文言文有註釋,語文老師也講過的,就是念dan。”
“我覺得查濤同學說得對,也許是老師您記錯了吧?”
見自己的觀念得到這麼多人的支援,查濤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神色,時不時用眼角的餘光瞥向坐在教室角落裡的林晨。
呵呵,注視我吧!盡情地將注意力集中到我的身上吧!
記住,我叫查濤,是個作家!
男人裝逼,圖個什麼?
無非是一個爽字。
尤其是當教室裡有林晨這樣的超級大美人在的時候,當眾裝逼,打老師的臉,簡直不要太爽!
我那麼博學,又是作家,肯定已經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吧?
“不,老師沒有唸錯。”
正在查濤暗自得意的時候,那甜美的女聲又開口了。
“在做計量單位的時候,這個字念dan是沒錯,但是念shi同樣沒錯。”
“而且確切的說,即便是在做計量單位,在現代以前,shi才是這個字的官方權威念法,而dan一直是民間受教育水平不高的平民大眾習慣唸的,到現代,被作為一個多音字儲存下來罷了。”
聽到這話,查濤先是一愣,然後笑出了聲。
“哈哈哈,我研究了這麼多年的歷史,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這麼說。”
“美女,常識性的錯誤可不興犯啊!”
“閉嘴!”
林晨道。
“我看是你不懂裝懂吧?!”
林晨依已經受夠了這個自以為是的傢伙了,本來好端端的一堂歷史課,愣是被這貨攪得雞犬不寧,林晨決定,狠狠地抽他的臉!
“同學,你自稱自己研究歷史多年,那麼我想請問,對於這個字,你看過《說文解字》嗎?查過《康熙詞典》嗎?”
“實在不行,去學校裡的書店花幾塊錢買一本《新華字典》查一下,這很困難嗎?”
“如果你覺得《新華字典》都還不夠權威,那你為什麼不掏出你的手機,開啟百度查一下呢?”
這位短髮美少女懟得突如其來,查濤完全沒想到這個看上去漂漂亮亮,完全不像是那種愛學習的女生會在這種地方,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跟自己叫板,一時間愣住了。
林晨繼續道:
“算了,我就給你簡單科普一下吧,在古代,從周朝開始,石頭就一直是當時的人們用來衡量重量的參考物。”
“到了春秋和先秦時代,當時的諸夏人民,已經能夠透過工匠雕刻成規格的石頭,以此來作為衡量重量的工具,因此,從那個時候開始,一石,幾石這種計量單位,就開始為後世採用,一直到明清。”
“在隋唐時期,一石的重量差不多摺合下來等於現在的120斤,而古代農民用扁擔挑滿一扁擔貨物的重量,差不多也就是這個數字。”
“所以,從那時候起,民間就開始逐漸用‘一擔米’來取代官方的‘一石米’的說法,於是一石(dan)米這種說法就在民間以方言的形式產生了。”
“這種叫法,一直沿用到明末清初,在清朝被大範圍使用。”
“你如果要問證據,清代時期有一本書叫做《字詁》,在此書中,作者就對當時的大眾人民把石(shi)念做石(dan)一事做了嘲笑,說現在的人真是太沒文化了,居然把兩千石讀作兩千擔。”
“包括《說文解字》,《康熙詞典》裡也有用同音字註明,dan這個發音,在某些地方的方言裡,代表石。”
“經過幾百年的傳播,民間也都接受了dan這個發音,所以到了現代,我們的《新華字典》就將這兩個發音,作為多音字收錄了進來,並且在註釋裡說得很清楚,其古音念shi。”
“所以,老師的一石(shi)米這個說法,非但沒錯,反而還更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