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就算達成了羅易計劃的第一部分內容。

想要脫離集團,肯定是要集團覺得這個分公司是個雞肋,主動的放棄。

否則,股權在集團的手裡面,怎麼辦都沒啥用。

那麼如何讓分公司成為一個“雞肋”呢?

這肯定需要一定的手段,首先物資採購權肯定得解決掉,否則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一家公司裡面財務問題,簡單的來講,就是支出和收入的問題。

支出這塊,員工工資,貸款利息,物資材料費用等等,首先員工工資是死的,畢竟誰也沒辦法,三天兩頭的給員工漲工資不是嗎?

而銀行貸款利息,是由公司統一掌控,集團知道的估計比分公司知道的還要多。

那麼只能透過收回物資材料的採購權,才能進行一定的“操作”,否則都是白扯。

集團公司知道你進了多有的物資,這能蓋多少建築,並且能有多少的利潤,這集團不是門清嗎。

你敢搞點小動作,以為,集團的審計是吃白飯的嗎,是想吃免費飯的吧,還是想帶免費的手飾?

那麼攻擊集團當初設立這個政策,明面上的說法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然羅易也沒想到江浩坤想多了,這次的結果這麼的順利。

一步結束,剩下的就很好弄了。

眾人以為很不好解決的貸款問題,羅易這裡很好解決,目前以他們的規模,需要的貸款數額不是特別的大,羅易完全的可以利用手裡的資金承擔。

當然不是免費的,羅易會收取一定的利息,初期合作,利率比較低,可能要比銀行的利率要低一點,後期,羅易會逐步的提高利率,當然也不會超過法定的最高利率。

那麼別人為什麼要給羅易打工呢,因為羅易可以提供一項增值服務。

一家還沒有羅易股份的西餐廳店都可以利用初級美食光環, 那麼給一家有自己少量股份的公司,用一個初級建築光環,怎麼不行!

擁有這個核心的生產資料,相信自己這個資本運轉方式,商業模式一定可以成立。

獲取更多的利潤,並且,乾的活還不多。

銀行還是賺取利息差,還得給儲戶分利,自己利用的則全是自有資金,可以賺取全部的利益。

當然,幹金融最怕的是,你盯著別人的利息,別人盯的是你的資金。

為了這個,羅易設計的三重保險,首先第一個,保險就是增值服務,確保該公司存在競爭力,可以有錢還。

第二重保險,就是羅易會注資,成為一名小股東,並且要求公司監事席位,監事擁有隨時查賬,審計的權利,可以有效的掌握公司的資金財務情況;

第三重保險,就是之前利用學習光環鍛煉出來的優秀的財務團隊。

重重保險之下,羅易可以躺賺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