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令他驚奇的是,還有成品的衣服賣。

一件衣服200枚銅錢。

這會有人買嗎?

一塊布是150枚銅錢,而一塊布是完全可以製作一件衣服的。現在部落中,族人的衣服都是這麼製作出來的。

那麼,有誰會多花50枚銅錢買衣服,而不買更便宜的布呢?

50枚銅錢,可是價值50斤稻穀啊!

製作衣服,那個族人的家庭不會呢?

儘管沒有商場賣的衣服制作那麼精美,但自己製作的衣服也是衣服啊。

相比以前來說,能穿上防風布製作的衣服,就已經很不錯了,哪裡會挑三挑四。

一圈逛下來,他發現,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東西,這裡基本上都有。

也就是說,只有有足夠的銅錢,就能從這個商場購買生活所需任何東西,就可以很滋潤的活下去。

這讓他立刻意識到銅錢的意義。

他的眼神也灼熱起來。

似乎,自己可以完全依靠交易生活,只要自己擁有足夠多的銅錢,就一切都不是問題。

以前交易不到足夠多的食物,現在不是問題了。

這個商場可以無限制交易。

這是青說的,自然不會有錯。

……

在天台上觀察商場交易情況的族長,一手拿著色彩絢麗的貝殼,一手拿著金光閃閃的銅錢,嘆道:

“真是想不通,大虞國人怎麼會願意,用自己辛苦勞作所得,交換這種不能吃也沒什麼用處的貝殼呢?”

“只是好看的話,少少的交易一部分,還能夠理解,可是所有人都大量收藏儲存,就搞不明白他們怎麼想的!”

旁邊的葉青,凝神思索。

他也不明白,為什麼人類早期的貨幣,會選擇貝殼。

歷史上,還出現過陶幣。

陶幣相比貝幣,更加的沒有實際價值。

這讓他更加迷惑。

現代的貨幣,有各國政府背書,一張沒有價值的紙也能當錢,這他能理解。

可是,這個時代,誰來為貨幣背書?

沒有!

可是人們依然選擇了貝殼作為貨幣,這就很迷。

大虞國會為貝幣背書嗎?

那是不可能的。

再者,大虞國也只是一個區域性的霸主,可史前貝幣的流行是普遍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