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大虞國,你找人收集一批活的鵝來,我要換。木船,麻布,絲綢,豆油……你想換什麼都可以!”

姚垚眼睛一亮。

這太好了,又有一樣防風氏需要的東西了。

兩人隨即商量起交換的價格來。

兩人熱火朝天,商量很久。

他們不是為了價格精精計較,而是因為沒有合適的等價交換物,兩人總是無法衡量確定的價格。

姚垚先是用貝。

這是大虞國市集通行的等價物。

只是貝,價值很低,沒有什麼實用價值,只是因為好看,才讓人們普遍接受。

國人之間交換零碎的小物品,用貝還行,價值大,數量大的交易,就行不通了。

貝,對防風氏來說,沒用啊!

姚垚提議用稻穀,只是稻穀和鵝的交換比列有,卻沒辦法知道多少稻穀可以換一塊防風布,一塊絲綢,一斤豆油,以及一條船。

最後確定用布。

不是一般的布,是用防風布。

一般的布,大小,好壞不一。

防風布就不同了,大小,好壞基本一致。

只是防風布價值太高,沒有辦法衡量價值低的物品價格。

幸好,兩人進行的交易,量很大,這個問題便不存在。

最終,定下來的價格是,一塊防風布換50只鵝。

受此啟發,少康想到了牛。

部落缺牛啊。

大虞國這麼多人,幫著抓牛的話,那會有多少牛?

抓不到活的?

自己可以教啊!

少康將換牛的打算一說,姚垚再次眼睛發亮。

他的家族有很多奴隸,經常閒著沒活幹,白養著,讓他們去抓牛,多好的一件事啊。

有少康教的辦法,只要能跑的奴隸,都可以抓牛去。

太好了!

兩人旁若無人,大談交易,令路和有蘆國大巫兩人側目。

有蘆國大巫聽到後來,臉上露出感興趣地神色,他問少康:

“你說的木船,是你們來的時候乘坐的載具嗎?這木船,可以交易?”

“是啊!姚垚和路,他們都預定了好幾條船。怎麼,大巫也有興趣!”

“當然有興趣!用什麼換?我們有蘆國也想換!”

“一條木船,換200個人!”

“人?”

“是啊,只要是活人,不分身份,奴隸,無業遊民都可以,也不分年齡,老人小孩女人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