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走出門外。

天色已經很暗了,屋內光線不足,他看不清楚。

站在門外,他再次仔細地觀察起來,甚至對著夕陽照了照。

良久,他興奮地走進屋,大聲說道:

“這種布,怎麼換!”

姚垚和路對視一眼,本來是對頭的兩個人,竟然同時露出會心一笑。

他們在看過防風布之後,反應也是和有蘆國大巫一樣。

少康早已料到是這種反應。

目前,初次接觸到防風布的人,每個人的反應都是這樣。

“一塊布,一個人,或是一頭牛,或是50只鵝。如果你有其他我要的東西,價格可以再定。”

說道這裡,少康靈光一閃,忽然想了起來,當初,其他部落用麻纖維換布的事。

於是補充道:

“麻纖維你們應該有吧,用麻纖維也可以換布,一塊布,換100斤麻纖維。”

阿紫管理的紡織廠,因為麻纖維不足,經常只幹半天活,換一些麻纖維回去,也不錯。

他可是知道葉青製作的織布機效率有多恐怖。

一百斤麻纖維,差不多就是一百斤布,差不多是50多塊布,從紡紗到織成布,總共用不了兩三天的時間。

一塊布,這樣一交換,最後變成了50塊布,怎麼算,都非常的划算。

隨即他又想到一直空閒著,難得開動幾次的搓繩機,又補充道:

“棕匹也可以!”

棕換回去有什麼用?

很有用。

換回去可以大量製作蓑衣啊。

部落周圍的棕樹蒲樹,棕匹早被葉青派人割光了,製作出的蓑衣,雖然不少,但相對族人的數量來說,還是太少了。

葉青說過,一戶怎麼著也要有一件蓑衣。

沒有蓑衣,下雨天不得不出門的時候,就要被雨淋。

有蘆國大巫眼睛一亮。

棕匹?

這個好啊,棕樹山上多的是,只要派人去割就可以了。

只是,不知道少康要棕匹幹什麼。

國人雖然也會割些棕匹做繩子,但這種繩子比麻繩用途小的多。

做網的話,它不結實做不了,造茅屋,它又太花功夫,比不上草繩便捷。

(求月票、推薦票)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