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1章“資料庫”(第1/3頁)
章節報錯
鍊銅已經標準化了。
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冶煉實踐,銅礦粉和碳粉的最佳比例,葉青已經熟悉了。
葉青便製作了幾個大小一樣的陶罐,由專人用這種陶罐,按照制定出的比例,分別量出合適份量的銅礦粉和碳粉,混合在一起,倒入一個圓筒形的坩堝中。
負責冶煉的族人,將這個坩堝放入爐火中,然後推拉風箱。
爐火瞬間就變得熾白,火中的坩堝,沒多久便變得通紅。
坩堝中的混合粉末也瞬間劇烈燃燒起來,很快變成液體翻滾起來。
冶煉的族人便會拿著長柄的陶勺,將浮在金屬液表面的浮渣撇去。
浮渣撇得差不多了,鍊銅的族人便會將坩堝端出來,將坩堝中的銅水倒入類似冰格的模板中。
冷卻之後,便是一塊塊的同樣大小的銅塊。
這些銅塊會被裝入一個竹筐,放到邊上的一個架子上。
而架子上,裝滿銅塊的竹筐還有不少。
那邊煉錫的流程差不多,不過不需要加碳粉,錫礦粉的融化速度也快得多。
煉好的錫塊堆放在另一個架子上。
這是冶煉。
從粉碎到煉成銅塊,整個過程中,不需要什麼技巧和熟練度,也不需要什麼經驗。
各個族人機械地做著分配給自己的工作,重複做就可以了。
看著銅塊和錫塊就這樣源源不斷地被冶煉出來,少康嘖嘖讚歎:
“真是快啊!”
青銅冶煉的量,製作部落所需要的工具是足夠了。
但葉青還是不太滿意,這點量還是太少。
制約青銅產量的因素不是冶煉的速度不夠,而是礦石採集的速度跟不上。
鑄造在另一個大棚。
大棚裡一樣有著幾個爐子。
鑄造,需要銅錫配比,需要銅錫的各自份量,這些對族人來說,有些複雜,即便努力記住了,可鑄造的工具一多,便很容易出錯。
為了降低難度,葉青給鑄造的族人做了個“資料庫”。
他打造了一個有很多格子的大架子。
在每一個格子中有一個青銅工具,旁邊放上銅塊和錫塊。
銅塊和錫塊的數量,是計算好的,正好是鑄造這個青銅工具所需要的一份原材料。
這個架子上的東西,只是做展示而不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