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可以為了顯示對天神的虔誠,將祭祀的祭壇,修建得又高又大。

而無視族人的茅屋既矮又小。

他們可以為了顯示對天神的虔誠,將祭祀的權杖,裝飾得又奢侈又豪華。

卻無視族人的衣不蔽體。

所有好的東西需要優先獻給天神,人,遵從天神的意志就好了。

看著水車被豎了起來,葉青也很激動。

這水車,可是花了他不少的心思啊。

水車的木質結構還好說,製作出了零件的樣品,木作區的木工們,便能夠照著樣品進行製作。

水車常年浸泡在水中,防腐的問題,在有了桐油之後,也已經解決。

這些到沒有花費他多少工夫,花費工夫的是在軸承上。

滾柱的打磨,精度要求又高,數量又多,純粹靠手工,鍊銅作坊的那一批銅匠們,磨得眼睛都要綠了。

不過也有收穫,這次之後,他們的手藝,卻是大大提高了。

看來難度再高一點的零件,以後也可以試著讓他們加工了。

軸承組裝好之後,問題還沒完。

還有一個潤滑的問題。

沒有潤滑油,軸承的磨損是相當嚴重的,精心製作打磨的軸承很快便會不堪使用,甚至報廢。

要潤滑劑啊。

他想到了工業黃油。

為此,他特地在煤礦上下左近搜尋了好幾天,終於被他找到了一些石墨。

礦物油沒有,他便用牛油、桐油混合。

混合油中加入石墨粉,混合攪拌成膏狀,也可以當做潤滑油用了。

每個水車所在的水池邊上,地面被仔細地夯築了一遍,然後搭上了一個大棚子。

棚子的柱子是用青磚砌築,頂上鋪木板蓋瓦。

這個棚子是長期建築,需要防風,茅草棚或是竹棚不合適。

多花些力氣,多下點成本,是必須的。

將粗笨的制磚機安放進來,這裡便成了制磚的車間。

制磚場完成。

還有窯,邊上的一處空地上,磚窯也在同時開建。

燒窯需要煤,十座窯需要的煤量很多,為了節省運輸人力,直接修了一條聯通煤礦山的大路。

有了這條路,運煤,牛車便可以直達制磚場。

當這一切全部修好,時間又過去了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