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的一段很長的時間,葉青便一直呆在鍊銅作坊。

一邊訓練守衛隊員,一邊潛心打造制磚機。

大壩的工地上,現在有700多人,工程的進度很快。

他計劃的水力機械也要早點製造出來。

軸承和齒輪,鍊銅作坊一直在打磨,進度也不錯。

制磚機的原理很簡單。

制磚機有兩個最大的優點。

一是不需要人工和泥,只需要將挖出的乾土,噴灑上適量的水就可以。

這就大大地減少人工,降低了勞作的辛勞。

二是製出的磚胚,是一種半乾狀態,不用像溼泥製出的磚胚一樣,需要散開平鋪長時間暴曬,可以直接碼成稀疏的磚垛,自然風乾一段時間就可以進窯燒製。

這就大大節省了時間,場地,提高了制磚的效率。

他設計的制磚機,主體部分就是兩根粗大的螺旋杆。

這兩個螺旋杆,螺紋相反,以合適的距離並排排列。

機器運轉的時候,合適溼度的泥土,經過兩根螺旋杆相向旋轉,被不斷擠壓,並被推向一端。

在螺旋杆的末端,有一個大小合適的方形出口。

透過這個出口,泥巴被推擠出來,便是方方正正的泥條。

泥條透過傳送帶傳送,來到一個切割裝置的地方,就會被切割成方方正正的磚塊。

葉青設計的這種制磚機,正常運轉時的生產的效率,大致每秒鐘一塊磚。

一天下來,8個小時,可生產磚胚28800塊左右。

如果三班倒,產量可達86400塊。

當然,這個時代是沒有辦法加夜班的,因為,晚上的照明很是成問題。

火把或是篝火?

走走路,跳跳舞是可以的,但想做些精細的工作,那是不要想了。

而制磚的族人想要享受到八小時工作制,也是不可能的。

擁有完善的勞動制度的現代,都做不到8小時工作制,他一個飽受996福報的社畜,怎麼可能在原始社會搞人文關懷?

那麼,制磚的工作時間是多少呢?

簡單,天亮到天黑。

除掉必須的休息和吃飯時間,其他時間,全部用於工作。

這樣的話,一臺制磚機,一天保證30000磚的產量,還是很簡單的。

維持這樣一臺制磚機的運轉,需要多少人員?

3萬磚的土方量在50多方,算上損耗,最多60方,那麼挖土運土就需要10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