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紀和成風氏的青壯,以及石虎氏族長等人,葉青再次來到大壩營地。

紀自從到了防風氏之後,他的三觀一直受到強烈的衝擊。

第一個給他衝擊的,就是從渚水上岸時的碼頭。

汪芒國城中的碼頭,他也見過。

但是防風氏的碼頭,卻是和汪芒國的碼頭不同。

汪芒國的碼頭大多是傾斜的土坡,最多是在邊緣插上護堤的木樁,讓碼頭看起來很是整齊。

可是防風氏的碼頭,卻全部都是木頭搭建的。

大量的樹木被插進河水中,搭成架子,然後再上面鋪上大量厚厚的木板,在水面上,組成了一個平坦的平臺。

木板!

是木板啊!

木板的加工難度,他是深有體會。

為了使夾住石犁的木頭平面足夠平坦,他可是打磨了三天啊。

可夾石犁的木頭平面才多大,和這架在水面上的木板相比,還真是小的可憐。

而且,這樣的木板,卻是一塊又一塊,是一大片。

這要花多少工夫?

這麼大,這麼平,這麼多的木板,竟然就這樣鋪在了這裡!

當他站在木頭碼頭上時,他踩著腳下的木板,雙腿都是在顫抖的。

再仔細觀察,他又有了發現。

這些木頭的搭建方式,不是像搭建茅屋一樣用繩索捆綁著的。

這個木頭平臺,看不見任何繩索竟然,全都是榫卯結構!

這些榫卯結合得非常緊密,不注意看的話,就像木材本身就是生長在一起的一樣。

可是他知道,世間不存在這樣生長的木頭的。

這要鑿多少孔?

又要花多少工夫?

而且結合的這樣緊密,這是怎樣做到的?

防風氏的技藝,已經高明到這樣的程度了嗎?

就為了打造這麼一個碼頭,不用幹其他的活了嗎?

防風氏的族人這麼閒的嗎?

隨後的從碼頭通向防風氏部落的一條又寬又平的大路,更是刺激著他的感官。

如果他知道這條500來米的大路,是防風氏族人花三天時間平整出來,他又該感嘆,防風氏族人太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