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風氏果然很近,出了老人的部落,走了不到200米就到了。

蠶風氏部落明顯比老人的部落大了不少。

土臺一個挨著一個,連成了一片,看不出明顯的分界,都差不多成了一個土臺了。

土臺上的茅屋也多出不少,也密集的多。

看那架勢,部落的人口應該不少於300人。

部落周圍,同老人部落一樣,也栽種了很多樹,不過不是柿子樹,而是桑樹。

此時,季節快到冬天了,樹上的葉子也掉了大半,這些桑樹上,也就顯得稀稀拉拉的,光禿禿的枝丫在秋風中胡亂伸展著。

幾隻烏鴉,靜靜立在樹枝頂上,時不時呱地叫上一聲,令人心中,莫名地生出一股不祥來。

老人在頭前帶路,進了部落,也不停留,直接走向部落中最大的茅屋。

少康隨便瞄了一眼。

似乎族人大部分外出了。

部落中,往來活動的族人很少,即便有,也是行色匆匆,滿臉的憂愁。

只有小孩子們感覺不到大人的情緒,依然聚成了幾堆,歡呼叫囂著在地上抽陀螺。

蠶風氏部落沒有栽種酸棗樹和柿子樹,孩子們也就沒得解饞的機會。

孩子們的聲音,算是給部落維持住了一份生氣。

來到最大的茅屋前,少康一行人便看見一個華服老人,正坐在門前的一塊石頭上,看著抽陀螺的孩子們發呆。

他似乎看得很入神,眾人的到來,沒有引起他絲毫注意。

少康看見老人穿的衣服,瞬間眼睛一亮。

這身衣服,比汪芒國大巫的那件華麗的長袍好看得多了。

大巫的長袍,有顏色的布塊東一塊西一塊,拼拼湊湊的,雖然很是顯眼,卻也令人感覺凌亂不堪。

老人身上的長袍卻是不同。

雖然也由多塊布料拼湊的,但是各布塊的大小,卻是一致。

顏色上也非常的統一,是清一色的明亮黃色。

這是一件黃袍!

而仔細看布料的話,更是不得了。

雖然紡織上依然粗糙,紗和紗之間不夠緊密,網眼大得很。

可是,那紗卻是不一般。

少康瞪大了眼睛,這種紗,他沒見過!

看那顏色,以及不時反射的光芒,似乎像蠶繭!

蠶繭也可以織布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