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0章裝置最先進,水平最頂尖的科技實驗室(第3/3頁)
章節報錯
他修築大壩的一個目的,就是發展水力機械。
而水力相對來說,力道並不是非常的大,要想盡量增大機器的功率,那麼就需要水力機械在運轉中,儘量減少水的勢能在轉化成動能和動能傳導過程中的損耗。
也就是減少摩擦力。
而減少摩擦力最有效的就是軸承和齒輪了。
製造這兩樣零件的話,用青銅做原材料是沒有什麼大問題的,設計上也沒有什麼問題,無非是消耗了葉青的不少腦細胞,讓他絞盡腦汁,將曾經學過的數學物理知識重新回憶複習一遍。
最關鍵的地方,在於精度。
現在是沒有什麼車床之類的,只能靠手工打造,而手工打造,隨意性很大,這就需要精確的測量工具。
為此他很是精心地製作了一把遊標卡尺。
對於遊標卡尺,日常使用少了解少的人,可能會覺得高大上。
而實際上,它的基本原理也很簡單……就是錯位放大法。
製作起來也並不困難。
遊標卡尺這種工具也發明的很早,早在漢朝的王莽時期就已經有卡尺發明,不過,那把出土的卡尺沒有遊標。
滾柱軸承加工的難度就在於滾柱的加工。
葉青先是透過拉絲裝置,拉出合適粗細的銅棒。
銅棒不夠圓,怎麼辦?
好辦!
反覆多拉上幾次,便能得到可以使用的精度了。
反正他要製造的也是水車這樣粗大笨重的機械,精度要求沒有那麼高,有個差不多也就行了。
古代沒有軸承,也能造出水車不是?
有了軸承,無非是精度高一點,水車輸出功率大一點。
將這銅棒截成相同長短的一個個圓柱,然後剩下的就是水磨功夫,不停的打磨,用遊標卡尺隨時測量。
此時的青銅作坊,也進行了更加精細的分工。
也有了一批專門打銅的族人。
這批族人,這可以算是史上第一批專業的銅匠了。
這個小小的青銅作坊,就是這個時代裝置最先進,水平最頂尖的科技實驗室了。
鑄造上的難度並不是很大,難的是打磨。
這個打磨的過程,需要大量的時間和功夫。
即便有腳踏砂輪機,兩臺大水車所需要的軸承和齒輪,全部製造出來,也耗費了這批銅匠兩三個月的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