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三個部落的人數比前面剿滅的部落人數更加的少,只有40來個,甚至不到40個人。

將這個族群的現狀,和年輕女巫的描述對比,可以發現,這個族群的文明退化了……退化得非常嚴重!

葉青默然。

一個文明,沒有發展到一定的高度,缺乏有效的抵抗自然災害的手段,隨時都有消亡的危險啊。

一場洪水,逼迫部落遷徙。

而能夠適合大批人口集聚在一起的駐地,卻很不好找啊。

一個地方養活糊了太多人口,那就只能將部落拆分,分成若干小部落。

而文明的發展,是建立在一定的人口基數之上。

拆分成小部落,各個小部落人口太少,根本就沒可能繼續傳承發展各種知識和技術,然後,逐漸退化,慢慢消亡在歷史中。

除非拆分出的小部落,重新找到能夠養活大量人口的理想駐地,繁衍出足夠的人口,才能繼承和發揚原先部落的知識和技術,再次繁榮起來。

在這個過程中,不知道有多少小部落,泯滅,消亡……

……

年輕女巫的描述,令葉青的心裡一動,他在族長的圖書館裡聽族長講述過,風姓的先祖,當年似乎就是從西邊的大江遷徙雷澤邊。

有沒有可能,風姓,這一族群,就是當年那個部落分離出的一個小分隊繁衍出的呢?

如果真的話,那麼這些野人部落和防風氏,也算親戚了。

看看這些野人比較矮小的身材,葉青對這種猜想,又有了一點懷疑。

同一種族分開生存一段時間之後, 相差會有這麼大嗎?

但是仔細想想也沒什麼不可能。

兩個同族相處在不同的環境下生存,經過不知道幾百年或是幾千年的時間,因為食物、環境等不同的因素,也是非常有可能造成外形上比較大的偏差的。

一個矮小的民族,如果食物充分,營養跟得上,並不需要幾百年,有個100年,甚至是幾十年的時間,便足以讓一個民族的平均身高提高一個級別甚至是幾個級別。

人類在外形上的變化速度是非常快的。

一對夫妻,結婚後相處的時間久了,相貌上便越來越相似……這就是夫妻相了。

想到這裡,葉青再次看向年輕女巫的目光便都有些不同了。

作為後世人,他對生活在東方這片大地上的所有先民,在情感上並沒有大的區別。

都是先民啊!

誰又知道,在後世的自己,流淌在身體中的血脈,到底來自多少個生活在這片大地上的部落呢?

在沒有歷史記載的史前時代,發生了什麼事,誰又能說得清?

時間太久遠了!

自己的目的,是要引導部落走上文明的道路。

而想要達成這個目標,一定數量的人口基數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他對人口是極其渴望的。

抓捕奴隸,也是有這一絲想法在其中的。

但是抓捕奴隸這種做法有違他的本心,奴隸時代還是太過血腥殘酷了!

而且,抓捕奴隸,對社會程序的發展也會產生不小的阻力,拖慢部落快速前進的速度。

這讓他不夠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