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筏晚上不能放在水中,萬一被風浪吹走了,那就比較麻煩了。

拿出攜帶的斧頭和鐮刀,將土坡清理出一塊足夠大的空地,六人開始生火做飯。

少康用石頭堆積出一個火塘,然後用三根木棍搭成架子,掛上一個不是很大的青銅鍋,然後在火塘中堆上撿來的幹蘆葦杆子。

他掏出一個竹筒,拔開蓋子,露出裡面閃著點點火星的蒲草棒子。

這個竹筒是葉青教族人制作的簡易火摺子。

蒲草,雷澤岸邊遍地都是,蒲草棒子,點著了塞進竹筒密封,氧氣不充足的狀態下,蒲草棒子可以緩慢地燃燒很久。

蒲草棒子,就是天然的火摺子。

蒲草有個形象的別名,水蠟燭。

有了蒲草棒子做的簡易火摺子,野外生火不再像以前那麼困難了。

少康抓一把蘆花,就著蒲棒的火星輕輕吹了吹,蘆花便嘭地一下劇烈燃燒起來。

他連忙將點著的蘆花塞進火塘的蘆葦杆子底下,很快,火塘中便燒起了大火。

桑拿著青銅匕首切魚乾,看著少康輕易地就生好火,感嘆道:

“現在這野外生火,真的方便了啊!不像以前,拿著木頭費盡力氣鑽個半天才能生著火。”

“火摺子這麼簡單的東西,這蒲草也遍地都是,為什麼我們以前就沒人會做呢?”

他又看看裝滿水吊在架子上的青銅鍋,說道:“有了這鍋,在野外也能吃上煮食了!”

少康白了桑一眼:

“這是青照顧老頭子沒牙,專門鑄造的,你以為是為了讓你在野外能吃上煮食?”

由於姐姐的死,少康對桑這個姐夫一直沒有好臉色。

桑尷尬地笑了笑,瞄了兩眼族長,沒有再說。

蠻牛一直手持著長矛,在小土坡上來回走動著,目光一直在周圍的草叢中來回巡視。

野外很不安全,需要時刻警惕。

六人沒有狩獵,將攜帶的魚乾煮食一番,便算是晚飯。

吃完水煮魚乾後,撤掉青銅鍋,在火堆上加了一些辣蓼和青蒿,驅除蟲蟻,六人便開始進入輪流休息狀態。

族長愜意地靠在一堆物品上,拿著一個葫蘆,小口地喝著水,喝了幾口,便用木頭塞子將葫蘆口塞緊。

葫蘆現在是部落比較流行的一種容器,堅固又方便攜帶,是外出時盛水的最佳容器。

“現在生活是越來越方便了啊!”

族長感嘆一句,然後又問少康:“對了,阿姮原先是嫁到那個部落的?”

“青雀國!”

“青雀國?青雀國很遠啊!你是怎麼見著阿姮的?”

“就上次納貢的時候,就在汪芒國啊!”

族長皺起眉頭:

“這不對啊,阿姮已經嫁入青雀國,怎麼讓你在汪芒國見著的,還帶著小孩?”

族長的懷疑很正常的,這個時代可沒有回孃家之說,一個女人嫁人了,基本上就沒有再回到原先部落的可能了,沒有這個習慣不說,部落外原始蠻荒的環境也不允許經常來往啊。

而帶著孩子就更加不可能了。

哪怕丈夫死了,孩子也是部落的,怎麼能夠讓一個女人帶著隨便走?

一個女人帶著孩子在野外行走,那不是喂狼嗎?

“啊!”

少康驚訝地張開嘴巴,他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