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風氏部落便處在這個沙洲的西南角。

這個沙洲,東西長三四里,南北寬也是三四里。

完全可以築城啊!

當初葉青將地形探測清楚,做出沙盤模型的時候,很是無語。

這真的是風水寶地啊!

沙洲周圍的沼澤,在渚水上游修建大壩之後,全都將變成良田。

而即便發生洪水災害的時候,部落的安危也不用擔心。

洪水淹不到沙洲。

他觀察過土層被水侵蝕的痕跡,歷年的最高水位也就是部落現在所處的位置。

沙洲中心高,周圍低,完全就是一個包子形狀,將來修一修,便能形成從周圍到中心層層升高的臺地。

中心的臺頂便是將來的權利中心。

這符合古代的審美,更符合這個時代的審美。

這個時代的審美追求的並非是現代的綠化,自然,和諧,而是高大,雄偉,壯觀。

簡單地說,就是喜歡造……奇觀!

面對這樣的地形,他的新村規劃就很簡單了。

他直接將沙洲的正中心做為新村的中心。

而他規劃的新村一期,是邊長500x500米的一個正方形。

葉青在新村中規劃了四個糧倉,而且四個糧倉分開處在相隔很遠的四個地方。

這是為了規避風險。

糧倉最怕的是火災,萬一發生火災,也只會損毀一處糧倉,還有三個糧倉在,部落便不會陷入糧食危機。

畢竟分開在四個地方的糧倉,同時遭遇火災的情況,幾近不可能發生……除非人禍!

不過四個糧倉也不可能同時建得起來,目前建的只是第一座糧倉。

畢竟糧倉的建築馬虎不得。

糧食是重中之重,糧倉必須盡最大能力建造得最好。

要做到:

防風,防潮,放火,防震,防蟲,防老鼠……

防風就不能建的太高,外形也建成圓形;

放火就要儘量減少木材的使用;

防震就要打堅實的地基,建造堅固的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