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雖然還沒有實際織出來,無法統計織布機的生產效率。

但葉青計算過,這個織布機的效率,一天織布30米,非常輕鬆。

理想狀態下,如果更換梭芯的動作熟練,也不斷紗,從早到晚滿負荷,換人而機器不停地操作,一天織布上百米也完全可以做到。

部落的著裝,主要款式就是筒裙、背心,這種款式的用料,成年人,一身衣服的布料,都用不到兩米。

即便是打折扣,這臺織布機,一天,完全便能織出20個人的衣服用料,10天,便能給整個部落,所有人,都換上一身新衣。

這就是先進工具的威力!

使用部落原始的腰機,織出同樣多的布料,部落所有婦女齊上,起碼要一年的時間。

幾人中,對織布感悟最深的就是阿杏。

這樣織布,徹底顛覆了她的三觀。

那飛梭來回撞擊的“啪嗒,啪嗒”聲,就像天雷一般,在她耳邊不停地轟響。

兩層經線,不停地急速上下交錯開合,像雷澤中龍的大嘴一樣,令她驚懼害怕。

她心臟跳動的太過劇烈,感覺有點頭暈、眼花。

當聽到葉青說,10天便能讓部落所有族人都有新衣穿的時候,阿杏捂著胸口,哎呦哎呦地叫喚起來。

10天!?

她的心臟有些受不了。

阿紫的嘰嘰喳喳就一直沒有停過。

一人多高,穩穩矗立的織布機,對她造成很大的衝擊。

打磨光滑的表面,精巧神奇的聯動組合,都令她著迷。

織布這種勞累又枯燥的工作,被葉青變得這麼簡單輕鬆,令她驚奇不已。

這是人造的?

當聽葉青說10天便能讓所有族人都有新衣穿的時候,她手舞足蹈地直接跳了起來。

不可思議!

旁邊的阿蓮完全呆住,嘴巴張成O型,都忘記捂了,小舌頭都能看見。

想給弟弟做新衣的七歲小姑娘,嗚嗚嗚的哭了,淚水嘩嘩嘩的,跟下雨似的。

葉青知道織布機的效果會很好,可是他還是低估了織布機對部落族人的意義。

他讓每個人都坐上織布機試著操作了一番。

四人輪流操作了共有一個小時,布織出了一米多長。

阿杏一手摩挲著織出的麻布,一手緊緊捂住胸口。

她稍微緩和下來的心臟,又極速的跳動起來。

這一米長的布料,緊密結實,光滑平順,比她織出的布都要好,而她是部落中最擅長織布的人了。

最關鍵的是,布匹的前段和後段,每一段質量都一樣好,沒有區別。

可,這是四個織布水平不一樣的人,共同織出的!

而且,還有阿紫和一個七歲小姑娘,她倆根本就不會織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