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就是現代有水泥等等材料,可以進行塗抹粉刷,紅磚並不直接暴露在空氣中。

這樣一來,紅磚使用上百年沒有問題,相對現代的建築使用年限來說,足夠了。

部落所處的地理位置,空氣溼度大,風雨天氣多,關鍵是現在沒有多餘精力,也沒有必要進行粉刷,磚都將直接暴露在空氣中,非常容易朽蝕,建造的房屋使用壽命便不長。

造房子是大工程,葉青不想造豆腐渣工程,他不想將精力浪費在重複建設上。

要造,就造百年工程。

他的性格就是這樣,要麼不做,要做就做最好。可惜,眼高手低,經常是做不到最好,於是,乾脆……不做!

所以,前世鹹魚了!

穿越後,能幹成那麼多事,是因為有“金手指”。

沒有金手指,想編草帽?憑他前世的手殘程度……想屁吃!

再就是古法土窯燒出的紅磚,顏色上不統一,有紅有黑,這樣的磚,造出的房子很難看,不像現代燒製的紅磚,清一色紅通通的。

所以澆水冷卻,統一製成青磚。

一青遮百醜!

顏色一樣了,整齊了,完美!

磚窯的結構設計葉青早已經做好。

只是砌磚窯的這個活只有自己懂,而且族人還不會幹泥工活,磚窯這樣需要技術的活更是不行。

沒辦法,只能指導著族人慢慢來吧。

自己上?

才六歲的小身板可吃不消造磚窯這樣的大工程。

挑選了十幾個族人,葉青指導著,終於磕磕碰碰地將這個小小的土窯建造了起來。

這種土窯小時候在農村見得多了,技術上沒問題。

在磚窯外圍堆好土之後,他讓族人在窯中堆滿乾柴,點火燒了起來。

火熄滅後,窯並未出問題,葉青知道可以開始燒磚了。

裝窯也是技術活,還得葉青指導。

這個小磚窯雖然小,但是也能一次燒兩萬磚,裝窯的工程量也不小。

裝窯並非簡單的將磚塊堆碼進窯就可以了,還需要合理、巧妙地預留空隙和通道,這是為了使熱量和溫度,維持均衡,讓每一塊磚都能夠被充分加熱。

裝窯,在葉青的指導下,族人花了三天時間。

接下來,就是點火了。

這次點火,沒有了族長的祭祀,感覺少了些什麼。

他忽然覺得,族長的祭祀很有意義。

這次點火燒製的青磚,是部落抵禦天災,掌控自己命運的又一個成就,是部落蛻變的見證。

這個見證需要一個儀式,祭祀,就是儀式。

納貢的隊伍出發有十多天了,該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