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情況下,做到十年人口翻番,不是不可能。

汪芒氏被稱為“國”而不是部落,是因為汪芒氏築了“城”。

雖然只是土圍子,但也是城!

城池?!

葉青大為震驚。

立馬就想跟隨納貢的隊伍去親眼看一看,看看這個時代的城池究竟是什麼樣子。

但想到自己才六歲的身體,便放棄了這個作死的打算。

他可沒有忘記,這個時代,那恐怖的夭折率。

在野外,說不定隨便喝的一口河水,隨便一個草葉劃拉出的傷口,便可能要了自己小命。

沒有抗生素啊,隨便一個發炎、感染就可能是致命的。

更別提猛獸毒蟲這些了。

這一番瞭解,葉青大開眼界。

這次納貢,由於這一季稻穀顆粒無收,納貢就只能用其他物品替代。

交易,也需要物品。

部落的打漁隊一直沒有停,部落的漁獲非常充足,但沒有人想著拿漁獲去交易。

食物獲取不易,太珍貴了。

雖然部落現在食物充足,可以後的事情誰又知道呢?

如果老天什麼時候發瘋,族人進不了雷澤,那不就沒了食物來源?

居安思危,是人的本能。

葉青也不例外,食物放在首位,拿出一點點漁獲作為貢品,還能夠接受,大量交易出去,不可能。

那麼用什麼進行交易?

金屬工具不行,目前部落自用都還不夠。

想了一下,部落有兩樣東西,能夠大量交易。

麻布和陶器。

有著紡紗機和織布機,部落織布的效率遠遠高於其他部落。

麻布原料是麻纖維,部落的麻纖維有限,可以透過交換,換回麻纖維,然後織成布,再交易,形成良性迴圈。

如此,部落便能換回大量的其他需要的物資。

陶器的成本就更低,原材料是泥土,遍地都是。

再加上自己將要製作的手動衝壓裝置,大批次製作……嘖嘖,前景很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