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碗,當然要使用。

可是,當開始使用碗吃飯的時候,他才發現,部落使用陶豆作飲食具,是非常有道理的。

部落沒有飯桌,吃飯需要將飲食具端在手上。

而食物是燙的,陶豆那粗粗的,高高的腳,便隔絕了熱量傳遞,不會燙到手。

而今,他使用碗,沒有了粗粗的、高高的腳,燙手啊!

後世是怎麼流行起碗而沒有使用陶豆的呢?

他不是歷史學家,飲食具的演變他不清楚。

他想起了飯桌。

飯桌啊!

有了飯桌,便不是必須要用手端著飯碗了。

燙手?

可以將碗放在桌上,人趴在飯桌上吃飯啊。

呃,雖然這樣的吃飯姿勢很不雅觀,可是這樣吃飯,很爽有沒有?

就像葛優癱,雖不雅觀,但舒坦啊。

於是葉青教族人打造了一張簡易的八仙桌,四條長凳。

八仙桌的桌面也不需要拼接,直接選用一米多寬的整塊木板,然後裝上四隻桌子腳就好了。

有碗沒筷子,葉青同樣無法忍受,他又製作了一大把筷子。

搞好了全套之後,他將家人叫到一起吃飯。

這次吃飯,葉青搞了特殊化。

不同於族人,有了飯桌、凳子,葉青一家人圍坐在了八仙桌邊上。

八人分坐,一方兩人,兩歲的妹妹阿蘭,也很新奇地乖乖坐好,沒有鬧。

桌上,飯碗、菜碗、筷子擺得整整齊齊。

儀式感滿滿!

完美!

這才是吃飯嘛!

葉青眼睛有點溼潤,觸景生情,他又想起了小時候一家人吃飯時的情景。

一家人都望著葉青,久久不開動,他們不知道該怎麼吃飯了!

無奈,葉青代替族長爺爺發號施令:

“吃飯!”

這就是儀式感啊!

家人們依然沒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