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6章原始人的繩藝(第1/3頁)
章節報錯
老頭們散去後,葉青將族長和太康,叫在一起商量後續事宜。
雖然這個時代文明程度不高,族人的知識也很匱乏,但族人的智力和現代人相比,是沒有什麼兩樣的。如果將他們的淳樸單純當成傻瓜,自己才是傻瓜。
他現在還只是一個六歲的小孩,雖然有些聲望,但想無礙地指揮動他們,進行開墾新田這麼龐大的工程,也是不可能的。
他還沒有飄!
因此,他需要族長頂在前面,發號施令執行自己的計劃安排,充當工具人。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之後,葉青說服了他們。
討論的內容和剛才宣佈的計劃內容不一樣,他有一個更大大計劃,相比起來,在老頭們面前宣佈的開墾新田計劃,只是小孩過家家。
然後,族長召集全體族人,按照葉青的指示,將所有人都分派了工作。
整個部落立刻忙碌起來。
現在是自救,關係到每一個人。
在族長的權威下,差不多形成私有制的部落,開了歷史的倒車,又回到了原始社會公有制。
天災面前,必須集中力量,群策群力。
龐大的墾荒工程,不是一家一戶能幹得來的。
必須精誠合作!
充分發揮出每一個勞動力的作用。
雨還在下,屋外的活計幹不了,族人便暫時呆在屋中,工作就是:搓繩子,麻繩、草繩、粗繩、細繩……
人類很早就開始使用繩子。
追溯歷史的話,人類使用繩子,已經數萬年了,遠早於新石器時代的一萬年。
繩子的用途太多了,數不勝數。
開墾新田,需要用到大量的工具,而繩子,就是最重要、需求量最多的工具。
於是,家家戶戶都是族人制作繩子的身影。
繩子開始製作之後,葉青發現……
手搓?
所有族人制作繩子都是用手搓。
啊這,效率太低了啊!
稍微有點效率的用紡錘,不過,紡出紗來也只是製作繩子的第一步,而要將兩股或多股紗絞在一起,變成繩子……
還是手搓!
這種效率怎麼能行呢!
若是以這種效率來開墾新田,等開墾好新田之後,估計,他已經涼涼了。
葉青開始了“發明”行動。
他尋來不少粗粗細細的竹子,用繩索綁紮的方式,製作了一臺粗陋的手搖紡車和一臺制繩裝置。
沒有趁手的工具,沒法做精細加工,紡車呈現的特點,就是四個字……
傻,大,笨,粗!
手搖紡車和制繩裝置,結構極其簡單,懂得原理,葉青在金手指的加成下,很容易便製作出來。
這只是簡單的原始機械。
製作中,部落的石器,石斧、石鐮、石刀等工具,用起來雖說不是很順手,但也完全能夠勝任製作的工作。
當兩臺“機器”在葉青的操作下,工作起來之後,繩子的製作速度,比手搓,快了何止百倍!
操作機器製作繩子,只需要兩個人,便能抵得上全部落的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