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3章鹹魚穿越了還是鹹魚(第2/4頁)
章節報錯
“這犁,磨多久了?”
太康將葉青丟掉的石胚放好,想了想,說道:
“每天天熱的時候,外面幹不了活計,就一直磨它。到現在,差不多一個多月吧!”
一個月?!
告辭!
葉青敗退,無聊地觀察起茅屋來。
看慣了現代的高樓大廈,再看這原始風格的茅屋,感覺還是蠻新奇的。
茅屋是木做柱,泥做牆,表面偶爾露出混合在泥中的稻草。
這就是泥牆、草筋、木骨了。
人字形屋頂蓋的是長長的茅草,茅草首尾層次堆疊,很厚實,用麻繩緊緊紮在木頭椽梁上。看起來比較紮實,能禁得起風吹雨打。
屋頂風格獨特,椽子都冒出了頭,交叉處用麻繩緊緊地捆綁著,在屋脊處形成“X”型。
茅屋很矮小,長十一二米,寬六七米,屋簷高三米左右。
不過,這在部落中,還是最大最好的屋子。
部落中,其他的茅屋有圓形,有方形,但無一例外,都很矮小,最大的也不足自家茅屋一半大,屋簷也就2米左右高,堪堪高過頭頂。
族長的屋子自然不同。
果然,階級無處不在!
太陽太曬,葉青沒有多看,便回了屋內。
茅屋算是三開間,中間堂屋,兩邊房間。
房間和堂屋之間,並沒有牆壁,只是兩邊各用三根立柱隔開。
他走到東邊房。
青的的母親,坐在地上,撐開腰機,正在織布。
兩個十歲的小姑娘,各拎著一個紡錘,正在紡麻線。
兩歲的小丫頭,一邊吃著鼻涕,一邊圍著青的母親,不知疲倦地轉來轉去。
看看四人,織布?幹不了!
吃鼻涕、轉圈?不是自己該乾的事!
紡麻線?嗯,可以試試。
看兩個小姑娘提著麻線,麻線下吊著不停旋轉的紡錘,他覺得蠻新奇的。
紡錘杆子是竹子做的,輪子是陶做的。
兩個小姑娘時時兩指捏住紡錘杆子,用力捻動,紡錘便快速地旋轉起來,帶著麻線打紐、上捻。
他走到兩個小姑娘面前,“我來幫你們吧!”
其中一個小姑娘,很是乾脆,直接拿過一把浸溼的麻纖維,遞了過來,“吶,你來績麻!”
她是青的姐姐,名叫阿紫。
葉青傻了眼。
啥是績麻?
不懂就問,“怎麼做?”
“吶,撕成這樣一縷一縷的,然後這樣兩頭搭著搓一下,就接起來了……要撕成一樣細。”
阿紫一邊說,一邊示範了一遍。
懂了!
葉青坐在了地上,將麻纖維放在大腿上,開始一縷一縷地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