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劍指奧運會金牌?(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看完廣廈和廣東的比賽之後,陳凡回到杭州,花了一天時間慎重考慮了一番,便答應了姚銘的安排。
隨後打包好需要用到的衣物行李,接著和趙優依、江暮晚以及趙奕舒一起吃了一頓算是短暫告別的晚飯。
於第二天也就是7月18日自己駕車前往上海體育學院,此時中國國家男籃三人制籃球隊正在這裡進行集訓。
之所以這麼著急,確實是因為時間緊迫,首先三人制國家隊早就在今年的5月21日便開始了集訓,陳凡是作為“插班生”空降的,首先訓練進度就落後別人一大截。
另外三人制籃球和五人制籃球的賽事規則不一樣,就連比賽使用的籃球都是6號球,比五人制的7號球小一號。
陳凡自然要和隊友一起配合訓練,而且還要熟悉比賽用球,熟悉比賽規則。
時間上,三人籃球每場比賽的時間是10分鐘,每一次進攻的時間是12秒;如果12秒之後還沒有出手或者球沒有碰籃筐,那麼球權轉換。這個規則和五人籃球一樣。
三人籃球有1分和2分。在三分線外投進算2分,三分線內投進算1分,罰球算1分。
判斷比賽的勝負結果有兩種:一是在十分鐘之內先拿到21分的球隊獲勝;第二種,如果雙方在十分鐘比賽時間內得分都沒有到21分,那麼得分更多的球隊獲勝。
如果雙方在常規時間內打平,那麼加時決出勝負,加時賽是採取“金球制”的,率先拿到2分的球隊獲勝。
剩下的規則,則和者國內較為流行的半場3v3差不多,防守方如果拿到籃板或者搶斷,必須要把球運出三分線外或者傳給三分線外的隊友才可以再次進攻;進攻端搶到前場籃板則可以直接攻框。
其次,進球之後是要交換球權的。就比如A隊和B隊比賽,作為進攻方的A隊進球之後,那麼下一個回合就輪到B隊進攻了,這個進攻是馬上開始的,籃下直接拿到球就開始了,不需要在底線或者邊線位置發球,但是球一定要出三分線外才可以再次進攻。
這個稍微和我們在野球場的半場比賽不一樣,野球場上進球之後是進攻方一直擁有球權的,直到不進為止。
再次,如果發生跳球的情況,則由防守的一方自動獲得球權。
至於犯規,和五人籃球其實是一個原理的,稍有不同的是,三人籃球是累計6次犯規才算犯滿。
在前六次犯規中,如果是投籃犯規,那麼被犯規的一方獲得罰球,三分線內罰1個,三分線外罰2個;如果不是投籃犯規,那麼被犯規的一方獲得球權。
如果B隊球員對A對球員犯規,那麼球權是A隊的。
第79次犯規:被犯規的一方獲得2次罰球,也就是說A隊球員被B對球員犯規,不管是不是投籃犯規,只要次數到了就是罰球兩次。
10次及10以上的犯規,被犯規的一方不僅獲得2次罰球,還擁有球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2罰1擲。
違體犯規和技術犯規同樣也是2罰1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對於3V3球員來說,在奧運會賽場上是沒有犯滿離場的情況的,除非是被吹罰兩次違體犯規活被裁判取消比賽資格。
這也是為什麼奧運會3V3每場比賽只能出場4人,3個首發,1個替補,若有犯滿離場這個規定,那就沒有足夠人手上場了。
陳凡在來報道之前,透過姚銘提供的資料大致瞭解了這次3V3國家隊集訓的人員。
首先是這次3V3國家隊主要是為了備戰東京奧運會、亞洲盃、U23世界盃等重要賽事而舉行,男籃女籃都在上海體院進行集訓。
總負責人是蔡文勝,屬於籃協的,另外一個則是邵淳,是上海體院的領導。
接著是總領隊楊葉,同樣是上海體院的人,接著便是男隊的領隊尹澤了,主教練是來自山東的劉振,助理教練是來自河南的溫文,體能師是同樣來自山東的米森。
運動員有來自安徽文一的李浩男,上海久事的周巖旭,浙江稠州的李遙強,鄭義、來自華僑大學的劉恆澤、冷正澤、武漢體院的張志遠和南京體院的張相。
這裡面屬鄭義資格最老,年齡最大,在2019年國際籃聯公佈的三人籃球專案世界排名中,他高居亞洲第一,世界第65,而在目前官網中,他也是排名第69位,同樣是亞洲第一位。
當然3V3有自己的積分統計,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積分,陳凡雖然在NBA裡是今年的超級新秀,巨星級人物,不過在3V3領域,同樣是不折不扣的菜鳥。
不管是這個領域,還是年齡,陳凡都是這次集訓球員裡最小的那一個,雖然他的名氣是最大的,所以陳凡這次的姿態也擺得很低,就是過來學習的。
雖然競技體育實力為尊,但是也存在著人情世故。
到了體院之後,陳凡打電話給總領隊楊葉,姚銘之前早就知會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