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兩年之內,必成全明星!(第1/2頁)
章節報錯
全明星週末第二天剩下最後一個單項比賽扣籃大賽,今年的扣籃大賽可以說是星光最黯淡的一次。
首先是人數少,只有四人參加,其次沒有任何大腕,參與的四人都是小將,分別是小史密斯,布里奇斯,柯林斯以及迪亞洛。
柯林斯身高208,體重104公斤,2017年首輪第9順位被老鷹選中,本賽季出戰29場,首發27場,場均出戰30分鐘,拿到19分103籃板24助攻。
小德里克瓊斯身高201,體重88公斤,是2016年的落選秀,本賽季代表熱火隊出戰33場,首發5場,場均出戰183分鐘,拿到72分43籃板。
布里奇斯身高201,體重102公斤,在2018年首輪第12順位被快船選中,隨即被交易至黃蜂。本賽季出戰43場,場均出戰194分鐘,拿到67分37籃板1助攻。
最後的丹尼斯史密斯身高191,體重88公斤,2017年順輪第7順位被小牛隊選中,後來為了給東契奇讓路,今年2月1日被小牛交易至紐約尼克斯,賽季拿到147分28籃板54助攻。
可以說,這裡面最大牌的應該就是丹尼斯史密斯了。
所以這也不怪球迷們紛紛吐槽扣籃大賽變得有些過於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卻又可惜。
事實上在美國本土,扣籃大賽的精彩程度也從來都是nbancaa高中聯賽,因為nba球員為了在聯盟中生存不得不提升的對抗和肌肉,反而成了阻礙他們空中起舞的負擔。
這幾年nba扣籃大賽之所以經常請年輕球員參加,就是因為這些還沒肌肉膨脹的球員反而可能是最適合參加這項賽事的人,一方面跳得動,一方面好勝心強。
以陳凡逆天的扣籃實力來看,今年的扣籃大賽,哪怕他上場,隨便扣幾個籃,都能獲得冠軍,由此可見這一屆的水平之低。
不過四個球員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同一個創意主題,那就是致敬他們或致敬nba傳奇,或致敬自己喜愛和崇拜的說唱歌手。
東道主黃蜂隊球員布里奇斯,在預賽第一扣的時候數次嘗試都沒成功,本以為他會慘淡收場,沒想到第二扣著實不錯,讓現場的球迷興奮不已,連陳凡都為他鼓掌。
除了與肯巴沃克配合完成360度翻身暴扣確實精彩之外,布里奇斯的致敬也為他增分不少。
他先是請來黃蜂名宿,身高只有1米6的小蟲博格斯,隨後還身穿另一名宿拉里約翰遜的2號黃蜂球衣完成扣籃,一次扣籃致敬兩位傳奇
被中國球迷稱為電視機的史密斯連續兩年沒能捧杯令陳凡都感到有些詫異,畢竟他的爆發力和身體舒展性是四人當中最好的,只不過也和布里奇斯的第一個一樣。
預賽連續兩個扣籃都沒能一次完成,都嘗試了好幾次,這樣讓觀眾們有一種被劇透的感覺,哪怕後面扣成功了,感官中也覺得不夠完美。
他在首輪第二扣時選擇了致敬主題,致敬的是他的好友娛樂明星j科爾。
不僅邀請科爾來到現場,作為自己表演的一部分,更是穿上了科爾的球衣,這一扣算是史密斯今晚最亮眼的一扣,拿到了50分的滿分。
老鷹新星科林斯在新秀賽上就數次上演勁爆扣籃,讓人們對他在扣籃大賽的表現充滿期待。
不過最終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他在預賽第二扣時選擇“sy”主題,化身一位“飛行員”,飛躍飛機模型扣籃成功。
不過之前有格里芬飛躍汽車在前,所以這次科林斯飛躍飛機並沒有讓太多人感到驚豔。
雖然sy創意很有趣,但扣籃難度確實不高,而且還踢壞了飛機的尾翼,這也是他兩扣只拿82分的原因。
最後就是最終的冠軍迪亞洛,彈跳爆發力都極為出眾。
他在首輪第二扣時也選擇了致敬,致敬了霍華德的“超人扣籃主題”。
雖然沒有像霍華德那樣披上披風,但撕開球衣之後露出了裡面的“s”超人標誌。
而且迪亞洛在飛躍奧尼爾之後,還完成掛臂動作,同時致敬2000年文斯卡特的滿分扣籃動作。
迪亞洛在預賽兩扣拿到98分的高分,決賽輪又兩扣拿到88分,擊敗了丹尼斯史密斯、布里奇斯和科林斯拿下了最終的冠軍。
陳凡忍不住搖搖頭,他是覺得這個扣籃大賽實在太過簡單和乏味,結果恰好被鏡頭給掃中。
庫裡和詹姆斯此時走上前來,慫恿陳凡要不要上場表演幾個厲害的扣籃,被陳凡果斷搖頭拒絕。
這種事情可不就是得罪了今晚參加扣籃大賽的球員了嘛。
若陳凡真的發揮的很好,反而對比出來前面四個人的扣籃大賽並不精彩。
尤其是最後的冠軍迪亞洛,絕對會覺得難堪的,陳凡可不想還沒進聯盟就得罪人。
全明星週末第三天的全明星正賽是每一年全明星週末的重頭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