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江清告訴他,後世子民,人人有書讀,人人皆識字?

這……

“對!”

江清鄭重的點了點頭,“年輕人,是一個國家的未來!只要每個少年都心懷抱負胸有溝壑,何愁華夏不興?”

“少年強,則國強!”

“這也是後世華夏的治國方針!”

……

一句少年強則國強,直播間炸了。

在網路平臺上觀看節目的,還是年輕人多一些。

江清這段話,就如同晨鐘暮鼓一般敲打在他們的心間。

除了滿屏的‘少年強則國強’外,還有許多網友都沉默了。

少年強,則國強?

朦朧間,他們真的回到了那稚童的年代。

當時……

他們的追求是什麼?

科學家?

警察?

醫生?

絕大多數人的追求,都是為了推進華夏的進步!

原來,這就是教育的意義嗎?

雖然伴隨著成長,有些東西已經逐漸忘記,但幼時的觀念從未消散。

越是妥協於現實,便越是慚愧。

而慚愧,事實上也會促使人進步。

“江清這段話……還真點醒我了啊!精神追求精神追求,什麼時候開始我都忘記還有這個詞了?”

“所以說,多讀書肯定沒錯,如果不讀書,我們連精神追求這個詞的意思都理解不了!”

“可不是,華夏在這方面,確實領先大多數國家。”

很多人發自內心的認同江清的觀念。

當然,十四億人口,總會有些智力殘缺的。

但往往剛一開口,就被淹沒在了彈幕裡。

另一邊的老臺長精神也是一振!

他想了很久,都沒有想到江清嘴裡,剩下一樣東西竟然是讀書。

從最開始的出行,再到居住,繼而推進到糧食,最後以讀書做結尾,瞬間拉高了節目的檔次。

對話古今,古今便是姬發與江清嗎?

不!

這是兩個時代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