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個雞兒大的翻譯翻譯?”

“孫教授怎麼會忽然發出這種感慨,教授也要恰飯嗎?”

孫教授已經五十多歲了,但卻對新興科技並不排斥,反而會經常在網路上給網友科普一些文學相關的知識。

他的粉絲雖然不多也就幾萬,比起微博上動輒數百萬上千萬的明星來說遠遠不及。

但有一點,關注他的人大多數都是學歷較高的人群,而且也沒有什麼所謂‘殭屍粉’。

每一個關注他的,都是正兒八經的活人。

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孫教授為人風趣幽默,而且完全沒有因為自己是高校教授就看不起其他人。

所以這種時候,面對網友的疑惑他又發了一條長文感慨。

“這段話出自《尚書·秦誓中》。惠,愛。闢,君王。奉,尊奉。只要懂了這幾個字的意思,這段話就不難理解了。

何謂惟天惠民惟闢奉天?上天是愛護民眾的,君王應當尊奉天意,惠愛民眾。周武王借上天的名義,來表現出他進攻商紂暴君的正義性。

《對話古今》這檔節目,從我目前所看到的鏡頭來講,國內無人能出其右。

西周開國之君姬發為何伐紂?為奪天下?不!為黎民蒼生!這就是我們先祖的情懷!這就是開國之君的氣魄!

看著螢幕,我彷彿真的遨遊歲月長河穿梭古今,來到周武王的面前與之對話!”

長篇大論下,輿論開始發酵。

#武王伐紂#這個話題的熱度又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一種民族自豪感在觀眾心裡油然而生,是啊,這就是我們的先祖所經所歷,何等豪情何等灑脫?

先前節目的罵聲這時也消停了下去。

網友們的憤怒,來自於他們覺得華夏人文先祖不應被塑造成一個自私自利的形象,而現在他們發現他們錯了。

何止不是自私自利,簡直是大公無私到了一個境地!

商朝元氣已盡,此時回去西岐,姬發依然是一方霸主地位無人能動搖。

但再進一步,卻要冒著祖宗基業毀於一旦的風險!

即便如此,姬發依然不退!

他要……伐紂!

為黎民蒼生,伐紂!

……

西岐軍帳之中,江清也是一陣心潮澎湃不能自已。

但那些臣子卻沒有被姬發說動,依舊有人苦苦勸道:“大王,燒龜甲得兆為兇,如何稱得上順應天意?”

“天意?”

姬髮長笑了起來,緊接著臉色徒然一板:“我便讓你知道,什麼才叫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