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那我重新考慮吧(第2/2頁)
章節報錯
“我有什麼好的。我愛陸阡陌,不想離開他。無論你還是莫羽西其實也愛著他,只不過為了遷就我,都主動退出。莫羽西敢做前妻,你寧願做他身後的女人,都這樣了,我要是還不依不饒,就太不大氣了。這段時間我也想明白了,很多時候各退一步可能更好。反正,陸阡陌不想讓你走,我就隨他願了。”
“那,這件事,誰跟陸阡陌說?你還是莫羽西?畢竟他才是這件事的當事人。”孫曉紅道。
“讓莫羽西說吧,我才不願意跟陸阡陌說這種事呢。雖然不想離開他,可是一想到他那些亂七八糟的事,心裡也是彆彆扭扭的,去年這個時候,我是真的想離開他。可是,還是不想離開。現在莫羽西找到了相處的辦法,我能接受就行了。讓莫羽西跟陸阡陌說,更好。”葉婉嘆聲道。
“過去的是都過去了,現在這樣多好。莫羽西將來就是陸阡陌的合作伙伴,陸阡陌孩子的母親,沒有其他男女關係了。以前還擔心她會不會口是心非,現在有林薇在身邊,有人陪了,會好了很多。不知道莫羽西現在跟沒跟陸阡陌說,也不知道陸阡陌會不會答應。”
“陸阡陌覺得會同意的,他也不吃虧,白撿了孩子,有什麼不能幹的。”葉婉道。
“嗯,這樣看來,我也得抓緊,不能在猶豫。她們都有了,我要是沒有像是低人一等似的。胖就胖吧,有了陸阡陌的孩子,才像這個家的人,以後陪陸阡陌出門應酬,心裡才有底氣。”
“這就對了,畢竟有個身份,不再那麼尷尬了。不過,我可有個要求。”說著,葉婉聽了下來道。
“葉婉,你說,什麼要求?”孫曉紅道。
“如果你有了孩子,我會同意陸阡陌再轉讓你一些股份,增加你在公司的股份。不過,你的孩子將來沒有世紀集團的繼承權。
不是我小氣,而是將來不想讓下一代為了家產,產生不必要的矛盾。”葉婉道。
“行,聽你的。靠著現在的股份,一年都幾百萬收入,多生幾個孩子也夠花了。
至於,將來。
那是好多年以後的事,想那些做什麼。我也沒準備將來爭什麼。能陪陸阡陌出門應酬,能和你一起聊聊天就行了。將來我們就住在一起,你要哪天煩他了,就讓他到我那住住。”孫曉紅道。
“會的,只要能相處融洽。我也不是一個不同事理的人,何況,我說過,你想讓你在我和陸阡陌身邊。有你在,我就不用出去應酬了。”葉婉道。
聽了葉婉的話,孫曉紅挽著葉婉的胳膊道:“葉婉,那我可就賴上你了。你以後可不能趕我走了。”
“那也不一定,保不準我年齡大了,就改主意。”葉婉笑道。
“你年齡大了,我也大了。到時候,我幫你看著陸阡陌,不讓他出去偷腥去。”
“好呀,要是看不住就是你的事。我可拿你是問。”
“葉婉,金門大橋我去看了,舊金山除了金門大橋,還有別的好看、好玩的地方嗎?”
“問起舊金山,那一定要說起唐人街。”
“是啊,今天本來要去的,後來買東西耽誤時間了,就沒有在那逛。我聽林薇說,當年舊金山曾經經歷過地震,現在的唐人街是地震之後重新修建的?”孫曉紅問道。
“是啊,下午我剛看了1906年4月拂曉舊金山地震的記錄片。
那一天,舊金山爆發了里氏7.8級大地震,市區相當部分的城市建築與設施在地震中被摧毀,整個城市陷入癱瘓。
隨後,舊金山市區爆發了有記錄的大火52處,破裂的煤氣管道噴射而出的煤氣,助長了本已勢不可當的火勢。紀錄片裡還記錄了時任清政府駐美使臣梁誠,在地震後不久給慈禧太后的奏摺中提及,舊金山‘地震回覆不絕者數時,房屋倒塌無算。午後火起,勢頗燎原,向夜風力尤猛,無法施救,經三晝夜,火始熄滅’,並認為這是‘百年未有之奇災’。
大火肆虐近5平方英里,燒遍了整個舊金山城中心人口最為密集的490個街區。這次地震引起的大火,甚至比芝加哥1871年的城市大火更具毀滅性,直至今日仍是美國曆史上最為慘烈的城市大火。毀滅性地震和大火,使曾經充滿生機的舊金山變成了滿目瘡痍的廢墟,並導致超過1000人死亡,數萬人受傷,20餘萬名舊金山市民無家可歸。僅舊金山灣區的經濟損失就達4億美元。整個世界為之震驚。”葉婉徐徐道來。
“那唐人街損失一定很嚴重吧?”孫曉紅問道。
“是啊,記錄片當年的慘景現在看都是讓你覺得痛心。
位居舊金山市中心,且人口稠密的唐人街被毀的徹底程度較其他聚集區猶有過之。其中的諸多建築雖未毀於地震,但在震後的當晚即被大火焚為灰燼。
紀錄片中,美國傳教士在中國創辦的《通問報》在對舊金山唐人街受災情形的連續報道中指出,‘華人街被災尤重,凡劇園寺廟等,悉遭毀壞,租屋亦多傾坍,壓斃人口頗眾’。
‘旅居舊金山之華民,所有房店均經毀壞,現在流離失所,無從得食,受災之重,慘不可言。’國內影響頗巨的《申報》也報道,在這次地震中,“唐人街……亦遭毀壞”。從這些報道可窺舊金山唐人街被毀嚴重程度之一斑。
舊金山唐人街集中在加利福尼亞大街與太平洋大街,以及卡尼和斯托克頓大街之間,當時有大約2.5萬名華人棲居於此。地震當日的傍晚,唐人街已經受到大火威脅,火勢從蒙哥馬利大街到馬基特大街,沿著街道一直向西蔓延;午夜過後,大火已將唐人街團團裹住。唐人街的建築幾乎都是在1882年防火條例出臺之前建成的高密度木質結構,正如華人學者餘進源描述的,“華埠之木樓林立,多設騎樓,樓頂採古塔式,地面層以雜貨衣館及雪茄廠為多”。這種結構的建築一旦火起,其勢自然難以遏制。震後驚魂未定的唐人街居民,次日清晨所見唐人街已成一片廢墟。舊唐人街自此成為記憶。絕大多數舊金山唐人街富商的財富在大火中損失殆盡。”葉婉回憶道。
“這麼慘呀,那地震之後什麼時候重建的?”孫曉紅饒有興趣道。
“同舊金山的重建一樣,唐人街的重建也在地震後不久即在華人社群內部提上了日程。面對美國社會各種反對唐人街原址重建的態度,太平洋兩岸的不同華人群體採取了有力的回應措施,以爭取舊金山唐人街在原址實現重建。
舊金山的華人爭取到在原址重建唐人街的權利後,其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實施重建。
唐人街原址重建,並不僅是社群與建築的重建和唐人街面貌的翻新。大地震後的唐人街已成一片廢墟,重建唐人街的圖紙一片空白,為新唐人街的建設提供了廣闊空間。舊金山華人將唐人街的原址重建視為變革華人社群的契機。試圖一方面強化社群認同,另一方面也希望唐人街能夠得到更多美國主流白人的認可。
關於舊金山唐人街重建的具體實施,並無統一計劃,但華人社會對重建唐人街的理念出奇的一致。房產所有者、企業主,甚至建築師有了一致的看法,將新唐人街建成一個有中國風格、整潔繁榮,能夠吸引遊客的華人聚居區。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華商們將寶塔式的屋頂和其他東方情調的圖案融入傳統西方式的外牆中,以此來營造東方式的街區景觀。陸天申在格蘭特大街建造的大樓,是第一批體現這種新風格的建築之一。街道的牌樓裝飾著中國龍的圖案和孔子的箴言,指向天空的飛簷造型誇張,五顏六色。
這些成了新唐人街隨處可見的建築景觀。”
“那有沒有很特別的?”孫曉紅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