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交流(第2/2頁)
章節報錯
四是從園林綠化、美化環境到對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視和保護。
城市設計最根本的問題就是人與建築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研究,這其中人是核心,建築師和規劃師都應關注這一問題。我們應重新認識建築物之間,建築與城市之間,城市與大自然之間,歷史與現實之間的相互關係,應針對具體地域明確城市設計的具體目標和具體內容。我們應看到目前城市規劃和建築設計之間缺少中間環節,城市設計作為一項中間環節如何開展,如何與規劃設計,與建築設計接軌,如何評估,成果如何表達都在積極的研究和實踐中。城市設計的發展促進建築師必須涉及城市規劃和城市設計的領域,也促進規劃師作城市規劃必須有著眼於整體設計的建築師參加。”
陸阡陌話音剛落,尹雲鵬道:“沒想到建築外部設計就這麼複雜。”
“是啊,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下一步就是整個專案的重中之重——居住區設計原則。
居住區的規劃佈局,應綜合考慮路網結構、公建與住宅佈局、群體組合、綠地系統及空間環境等的內在聯絡,構成一個完善的、相對獨立的有機整體,並應遵循下列原則:方便居民生活,有利組織管理;組織與居住人口規模相對應的公共活動中心,方便經營、使用和社會化服務;合理組織人流、車流,有利安全防衛;佈置合理,空間豐富,環境美,體現地方特色。
居住區的空間與環境設計應遵守下列原則:合理佈置公共服務設施,避免煙、氣、味、塵及噪聲對居民的汙染和干擾;建築應體現地方風格、突出個性,群體建築與空間層次應在協調中求變化;精心設定建築小品,豐富與美化環境;注重景觀與空間的完整性,市政公用站點、停車庫等小建築宜與住宅或公建結合安排;供電、電訊、路燈等管線宜地下埋設;公共活動空間的環境設計,應處理好建築、道路、廣場、院落、綠地和建築小品之間及其與人活動之間的相互關係。
居住區住宅建築和規劃設計,應綜合考慮用地條件、選型、朝向、間距、綠地、層數與密度、佈置方式、群體組合和空間環境等因素確定。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包括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商業服務、金融郵電、市政公用、行政管理等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專案指標應按有關規範規定確定。居住區內綠地應包括公共綠地、宅旁綠地、配套公建所屬綠地和道路綠地等。綠地率新區建設不應低於30%;舊區改造不宜低於25%。居住區道路可分為居住區道路、小區路、組團路和宅間小路四級,其道路規劃設計應符合有關規範規定。
這些都是居住區設計的原則,我們一定要遵守的。”
“這個我清楚,只是建築行業術語太多,很多時候都是晦澀難懂,這方面你有沒有過總結?”尹雲鵬問道。
“尹總其實建築屬於你不用知道太多,你想知道什麼,問我就可以了。”陸阡陌道。
“既然陸總說了,我就不恥下問了,我想問問,從房地產開發角度,什麼是建築基地?”尹雲鵬問道。
“建築基地也可以稱為建築用地。它是有關土地管理部門批准劃定為建築使用的土地。建築基地應給定四周範圍尺寸或座標。基地應與道路紅線相連線,否則應設通路與道路紅線相連線。基地與道路紅線相連線時,一般以道路紅線為建築控制線。如城市規劃需要,主管部門可在道路紅線以外另訂建築控制線。
建築基地地面宜高出城市道路的路面,否則應有排除地面水的措施。基地如果有滑坡、洪水淹沒或海潮侵襲可能時,應有安全防護措施。車流量較多的基地,其通路連線城市道路的位置應符合有關規定。人員密集建築的基地,應考慮人員疏散的安全和不影響城市正常交通,符合當地規劃部門的規定和有關專項建築設計規範。”陸阡陌答道。
“那我再問問,住宅容積率的準確定義是什麼?”尹雲鵬又問道。
“住宅容積率是每公頃住宅用地上擁有的住宅建築面積或以住宅建築總面積與住宅用地的比值表示。建築容積率是建築規劃設計中一項重要指標。它可以控制建築基地內建築的規模和高度,以便留出一定的空地作為綠化交通廣場用地,也可以控制建築物的層數以符合城市規劃的要求。當地城市規劃主管部門對需要建設的基地應提出建築容積率指標。”
“受教了,那建築紅線指的是什麼?”
“建築紅線由道路紅線和建築控制線組成。道路紅線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區級道路)用地的規劃控制線;建築控制線是建築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線。基地與道路鄰近一側,一般以道路紅線為建築控制線,如果因城市規劃需要,主管部門可在道路線以外另訂建築控制線,一般稱後退道路紅線建造。
任何建築都不得超越給定的建築紅線。《民用建築設計通則》規定建築物的臺階、平臺、窗井、地下建築及建築基礎,除基地內連通城市管線以外的其它地下管線不允許突出道路紅線。”陸阡陌十分專業地解答道。
“陸總那我想問問,允許突出道路紅線的建築突出物,包括哪些?”尹雲鵬接著問道。
“尹總,陸總不是建築專業出身,回答這個問題有些難度。即便是我這樣設計專業出身的,好多資料也要在書裡查的。”葉婉接過話來說道。
“要是這樣,我就不細問了,太專業的知識,留給轉專業設計師吧。”尹雲鵬道。
“其實,建築設計包羅永珍,知識點實在太多。我每日專研,也僅僅是在單體建築和整體規劃稍稍入門了一些。好多專案的設計需要一個大的團隊來操作,沒你想的那麼簡單的。”葉婉道。
“是啊,跟陸總交流這麼短的時間,就覺得太多的知識要掌握了。看來開發房地產,我確實還差很多。”
“一回生二回熟,多做幾個專案就好了。尹總,你還有什麼要問的,我要是知道,接著跟你講。”陸阡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