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論道
章節報錯
“王教授的意思,古建修繕更多是從安全形度考慮?”葉婉託著下巴道。
“是的。”王天宇道。
“那我再想問問,古建修繕難免要考慮經濟因素和時間因素,那古建築修繕的日常工作有哪些?修復週期需要多久?”
“古建築的日常維護工作就是指不需要擾動古建築核心受力體系的維護保養工作,比如屋頂拔草、更換個別椽子或門窗構件、小範圍的油飾彩畫見新、牆體抹灰、加固鬆動的臺基、區域性修補或更換風化的地磚等。
所謂古建築的核心受力體系,主要是指立柱、額枋、斗拱、樑架組成的大木構架體系,起支撐屋頂重量,抵禦水平外力作用。古建築的日常維護工作屬於常年日常性工作,將來,東大街古建築保護人員的日常工作任務之一就是對古建築進行巡查,只要發現問題就立即處理。
關於單體古建築維護保養的週期,一般是根據所維修保養具體內容的工作量及古建築及加固材料本身的物理、力學特性而定,維修保養間隔時間一般為數月至數年不等。”說到了擅長領域,王天宇似乎進入了狀態,侃侃而談道。
“王教授果然是專家,葉婉受教了。我還想問問,現在古建築修復都在強調修舊如舊,為何‘保持建築材料的原真性’如此重要?”葉婉接著問道。
王天宇思量一下後,道:“古建築修繕中的使用‘舊料’,不是指用舊的木材用於古建築的維修加固,而是指古建築原有的木構件最大程度利用,能加固使用則加固使用,儘量不要替換成新料或者不屬於該建築的舊料。
其主要原因在於古建築歷經時間長久,其承重構件之間的連線早已達成彼此間的力學協調;古建築在外部因素作用下產生殘損時,附加的加固材料提供附加支撐力,其木構件原構件的材性、連線特性並未發生改變。此外,從文物保護法則原真性的角度而言,使用舊料也符合文物保護法則。”
聽到王天宇的解讀,眾人紛紛點頭。面對葉婉這樣美好的不能再美好的姑娘,王天宇似乎刻意展示著他的能力,可以說,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了。
葉婉卻似乎意猶未盡,接著問道:“有個說法,古建修復古建築形魂兼備,那我再想問問王教授,修繕古建,是形重要,還是魂重要?”
“古建築屬於不可移動文物,形和魂是統一不可分割的。
古建築修繕的‘形’,應該是指古建築修繕後與修繕前的外形一致,我認為這不是古建築修繕的理念核心。以巴黎聖母院復建為例,儘管復建後的建築外形與復建之前相似,但是其建築材料已經不可能是初建時期的材料,其復建工藝也無法與初建時的傳統工藝完全吻合,因而復建後的建築已無法體現其應有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關於古建築修繕的‘魂’,我認為就是透過對古建築修繕,重新讓她煥發出歷史的魅力,彰顯出它的文化、科學和藝術價值。要想體現古建築修繕的“魂”,就應該瞭解古建築的歷史沿革,掌握其初建年代的工藝特徵,採取以傳統工藝為主的維修保護方法,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建築材料進行修繕施工,達到材料、工藝、造型三方面的原真性。
按我的理解,兩方面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王教授,你說的太精彩了。那我再問最後一個問題。隨著建築技法的不斷創新,工藝水準不斷進步,現代材料及科技技術在修繕工作中有無助益?”葉婉問道。
這個問題似乎有些難於回答,王天宇教授思量片刻道:“關於現代技術在古建築保護中的運用,我認為在不擾動文物本體的前提下,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如三維鐳射掃描技術、脈動測試技術、無損檢測及分析技術等來作為古建築的維修保養的輔助手段,這是可行的,它們有利於古建築的更全面、更有效的保護。猶如人的體檢,由傳統方法再增加到現代科技手段,只要是科學合理的檢測、分析、評估手段,那麼這些的科技手段是有積極意義的。科技發展推動古建築修繕和保護,主要表現在為古建築提供更為科學、有效、全面的檢測評估手段。”
聽過王天宇的一番話,葉婉不禁鼓起掌,道:“王教授,實在太精彩了。今天我終於見識了什麼是大家風範。”
“葉總監,你這是謬讚了。我這都是閉門造車的理論,不像你的理念已經付諸實施了。”王天宇自謙道。
“不,所有的實踐,都建立在理論基礎之上的。王教授這番理論,我會消化很久的。我不喝酒,就拿果汁敬王教授一杯吧。”說著,葉婉舉起了杯子。
“好好。”王天宇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
這頓飯吃到差不多九點方才散席,送葉婉和孫曉紅回到家中,見陸阡陌一臉期待,孫曉紅道:“葉婉,讓千百進來坐會兒吧?”
葉婉知道陸阡陌的心思,想想道:“進來啊。”
“好好。”陸阡陌連忙進了門。
孫曉紅的住所是最傳統的兩室一廳,三人坐到客廳的沙發上。孫曉紅從冰箱裡拿出冰鎮的西瓜,切好後,放到了茶几上。
“千百、葉婉,吃點西瓜解解渴吧。”孫曉紅道。
“我吃一塊,剛才和王教授、孫處長說話,嗓子都冒煙了。”說著,葉婉拿起了一塊西瓜。
孫曉紅遞給陸阡陌一塊後,道:“千百,你說咱們東大街能評上國家級的歷史文化名街嗎?”
“相距甚遠,幾乎沒有可能。”陸阡陌道。
“那你還讓我跟他聯絡?”孫曉紅不解道。
“畢竟是京城來的專家,現在可能沒有合作的機會,將來也許有,認識一下也是有必要的。”
“原來是這樣。我聽那個王教授講的挺好的,將來對專案應該能有幫助吧?”孫曉紅道。
“理論知識倒是經得起推敲,不過匠氣太重,能在專案上落地的地方很少的。”陸阡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