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讀好之後,便是讀書,簡單來說便是先生讀一句,學生跟著讀一句,直到將讀音都記清楚了。

再然後,便是講書,這一點就考驗先生的水平了。能將課講得昏昏欲睡抑或是生動有趣,全看先生的本事。

第一天第一節的課程就是狀況百出。

教室裡,孩子們擠擠挨挨地坐在一塊兒,手中拿著點好句讀的紙頁,一個個稀罕地摸著,興奮地要死,卻沒人敢說話。

因為不怎麼寬敞的窗邊,正是擠滿了的村民大人們。

一向很是調皮的何家幾個小子,坐得原本就近,也不懂啥規矩,上課了還窩在一起說小話。

魏小秀才還沒說話呢,就見窗外的何家兩個男人從人頭中露出兩張板著的臭臉。

其中一個臭臉忍不住開口了:“你們幾個毛小子,給我閉嘴。”

魏小秀才:……

就這樣,但凡教室裡有一個瓜娃子不懂事,張嘴多說了一句,窗外就會傳來他家大人的警告聲。

不一會兒,整個教室都安靜起來。

課程很快進行到第二部分,離譜的情況出現了。

魏小秀才教孩子們讀紙上的詞。

歌詞十分簡單,也很接地氣,加上昨天全村的人都學會了這首曲子,所以學起來異常的快。這和餘卿卿料想得也差不多,寓教於樂永遠是不過時的教學理念。

可是,問題也是源自於歌詞。

每當魏小秀才面無表情地念一句詞的時候,下面一群學生中就總有倒黴孩子忍不住將詞給唱了出來,引起一陣一陣的鬨笑。

這下窗外的大人也沒啥辦法了,因為他們也在笑,還有人跟著唱。

沒辦法,魏小秀才只能一個詞一個詞地讀。

好在效果是明顯的。短短一個時辰的課,整個一班的學生,而且是年齡最小的那一批學生,就徹底學會了半首曲

子中近一百的字。

平日裡的私塾在開蒙授書的時候,向來很隨性,一兩句搖頭晃腦地念上半天,學生覺得背熟了,才開始下一句,一節課能學上十來個新字就算是不錯了。天賦比較不錯的孩子一天可以授上好幾回的書,學得也比普通孩子要多一些。

可村裡這群孩子們年紀不一,有的剛滿五歲,有的已經十三四了,天賦或許有差別,但是學起新字的速度卻都是同樣快的。

魏小秀才在心中暗暗驚訝。

很快他的課結束了,小孩子們呼嘯而出,小臉上掛著笑。

隨著銅鑼的再次響起,原本在外頭觀望的大人們此時則成了新一批的學生,隨著胡秀才湧進了教室中。

這下在窗外探頭探腦的,成為了方才上完課的那群小蘿蔔頭。他們十分興奮地在外頭推搡來去,在教室裡坐著的家長忍不住又轉頭向著自家熊孩子們斥道:“安靜點!別耽擱咱們學習!”

熊孩子們聽了,嘻嘻笑笑鬧作一團,又跑開了。

餘卿卿笑眯眯地看了幾眼就走了,她覺得自己一週準備三首歌就足夠村裡人學的了。還有一些時間要教給老餘他們上算數課。

七天過去,整個村彷彿沒什麼大的變化,可所有人的精神狀態似乎卻不一樣了。

還有一些不同的是,原本普普通通的村子裡,突然四處掛上了各樣的小木牌,小木牌上寫了各種各樣的字,顯眼的有“大樹”,“教室門”,“青石牆”,“磚地板”,不起眼的有教室門口的“銅鑼”,“先生座椅”,餘家門口掛著的“燈籠”,“門鈴”,甚至餘李氏的五隻母雞脖子上都掛了個小牌,上面刻著各自的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