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餘在旁邊聽得是目瞪口呆。

他就是隨口一句這名字像書院,怎麼自家就真的要變成書院了!

他知道他閨女是個有想法有本事的。就是想不到,她腦子裡的主意和靈感怎麼就這麼多,一個一個地往外蹦。

人家有想法充其量就是想想,他丫頭不一樣,一旦他丫頭有了想法,第一件事就是寫計劃書,做統籌,再詳細的把方案給列出來。

這行動力,絕對不是從他夫妻倆那兒繼承來的。

於是,自家的大院、未來的書院名字就這麼被敲定了下來,餘卿卿說回頭要去鎮上訂一塊匾額,掛在門口。

老餘拖著他閨女就下山了,說肚子餓了,要趕緊回去吃飯啦。

廢話,再不餓的話,他閨女再轉悠幾圈,不知道還要多什麼三年發展五年計劃。

就這大半個月,就忙得他要吐了。

兩人一路回去了,老餘說要回去拿點家裡的酒過來,餘卿卿則直接去了老宅,幾個女人終於不在房裡嘮嗑,組隊去灶房嘮嗑順便做吃食了,餘卿卿主動說要看著四丫,童氏回劉家叫三個姑娘過來。

餘老爺子正在跟院子裡的餘其凌說話。

“小夥子,多大了呀。”

“回爺爺,我今年十七了。”

“咳,那比咱家大米小一點,比咱家大谷大一點,不過比他倆俊多了。”

餘其凌淡淡地笑了笑。這村裡人怪有意思的,每次見了他都要誇他俊。從前在府中,僕人們都是低頭伺候,不敢有什麼冒犯之舉,到了這村裡後,他彷彿就變成了一個靠臉吃飯的人,是個村民都要說一聲俊,說得他昨晚還特地拿著餘卿卿的鏡子照了一下、欣賞了一番。

有一說一,確實挺俊的。

餘老爺子則在心裡忖著:前幾日老婆子從老二家帶回來五百兩銀子,據說就是這憨娃給的錢,別看這娃長得模樣不錯,腦袋瓜子還是有點愣,上來就給這麼多銀子,別說借住一段日子了,把他養到送終入墳都沒問題。

當餘老爺子腦子裡已經想到以後要在自家祖墳給這個小夥子騰塊多大地的時候,老餘拿著酒在敲門了,還一邊嚷嚷他來了,可把餘老爺子給激動的,麻溜地就走去給他二兒子開門了。

不一會兒,做生意的老大家也回來了,順便老三家也被叫過來了。老宅的院子裡突然就站滿了人,大的小的,高的矮的,很是熱鬧。堂屋不大能坐的下,大家就把桌椅搬到院子裡,男的一桌,女的一桌,除了餘其凌自帶座椅的,其他人還差了幾個板凳兒,就去鄰居家借了倆條凳,擠擠攘攘的坐滿了。

自分家後,很久都沒有這麼熱鬧過了。餘老爺子看著很是感慨,就破例給自己再抽一支華子的機會,讓自己感慨個夠。

小余李氏忙活了一上午了,小吃車一放下也不帶停的,又進灶房給她婆婆打下手。

老三媳婦何氏則在院子裡收拾,將吃飯的地方給收拾齊整了。

小娃子們見了面就玩上了。

一道道菜從灶房裡端出來,格外豐盛。

素的有涼拌腐竹、香煎豆腐、麻辣手撕包菜、醬爆豆角絲、還有菠菜雞蛋羹。

葷的硬菜就比較樸實了,一大盤滷肉、一大盤缽缽雞,水煮魚、紅燒排骨、薺菜豬肉春捲,還有蒜泥白肉配一碟子調好的醬汁。老餘一看就是自家媳婦閨女折騰出來的,在這村裡人的心裡,能拿出來上的了排面的大概就是紅燒肉。

這些菜引起了小孩子們的一眾歡呼。

男人們端起了酒杯,女人們都在說話,話題主要都是圍繞著要成親的大米和事特別多的老二家。

大米不經說的,講了兩句就羞得跟大姑娘似的說進後院拔草去了。

剩下的物件就是老餘了。

自從老餘把兩樣生意讓給了他家兄弟倆,又在自家山頭上瘋狂建房子。在餘家眾人的心裡,就隱隱以老餘家為核心地凝聚了起來。

大家將老餘看作是了主心骨。

老餘: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咱閨女才是最終boss。

大家都在問餘老二打算怎麼做。

老餘:“咱們家如今,初步的投資資金已經到位了,但是嚴重缺乏人手。”靠他們老二一房是肯定不行的,他們一家三口的目的是做資本家,可不是為了打工的。

“在座的各位,就是咱們餘家未來的領導階層,董事會人員。咱爹咱娘,那是大股東,地位毋庸置疑哈,雖然不具有一票否決權,但是每人總共有兩張選票的資格。大哥三弟和童氏呢,都是小股東,各有一張選票,大於八歲或等於八歲的娃呢,各有一張選票,小於八歲的,咱也不能忽視他們,就各算半張選票,當然,四丫暫時不算。”

大家聽得暈暈乎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