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早,休息好的老餘一家,又整頓待發,用他的原話來說,就是出門“尋找機遇”了。

他們需要先去找一下李村長李老哥,問一下買地建房的事兒,提著十斤的白米就去村長家了。

毫無疑問,李老哥覺得今早的起床方式一定不對,不然怎麼會聽到餘家老二說,他們要在山上買地建房子呢。

試想人類花了多久的時間才從叢林動物過渡到如今的田耕生活。

如今這麼一家子竟然又想去山裡做野人。

村長覺得,他還是太年輕見識得太少,才會一次次被這奇葩的餘老二家給重新整理了認知。

但是餘家老二的態度堅決極了,村長深入問了幾句,才知道這家人竟然是擔心未來可能會有洪水。

雖然南方到了雨季,確實降雨量會大大增加,水岸線也會上漲不少。

自從老李做了村長,他每年都指揮村裡的漢子,家裡活做完了,沒事幹就來修修河堤岸,雖然也有心不甘情不願的,但是為了村裡的家家戶戶,大家還是主動地做了不少。

因此村中間的那個河岸也經歷了一年又一年的修復,變得結實了許多。

李村長將村裡一直有修河堤的事提了一口,老餘卻在心裡暗暗想著:到時候塌的堤岸可不是咱們這條小河,而是咱國家最大的鏡江,你再怎麼修,修再高,它也能給你淹過去。

老餘一家都覺得還沒到跟村長坦白未來災難的時候,只是依舊堅持要在山上買地建房子。

李老哥無奈地嘆了嘆氣,他說:“既然如此,那我就給你們找一處好些的地方,你也知道,咱們村有一個百年前的老祠堂,就建在村尾那個山頭的半山腰上,連著還有一個荒廢了好久的土地廟。”

我知道嗎,我不知道呀。這是三個人心中的想法,他們對視了一眼,打算裝作一副知道的樣子。

“等等,李老哥,你說還有個土地廟?”老餘突然get到了什麼。

“對啊,這個土地廟,還是咱村子很久很久之前建的。

據說幾百年前,咱們這個村還是沒有人煙的,咱們的祖輩,各家各姓的都有,大家是因為一場洪水,逃災逃到這兒的。

最開始祖輩們都是在村尾那個山頭居住的,直到後來洪水退了之後,祖輩們才下山耕田勞作建出瞭如今這個村子的。”

“那這個土地廟是怎麼回事呢?”

“這個土地廟啊,說來也是巧了。據說這批逃災的人裡面,竟然有土地爺的後代。

你也知道,土地爺,那都是生前大善人,死後沒有去地府,直接被玉皇大帝敕封為土地神,掌管一片地方的人們福禍之事。”

“不,我們不知道。”三個人心裡偷偷想,

“這個土地爺看到自己生前留下的後人逃災至此,也是暗中幫助許多,村裡人非常感激他的幫助,就特地在祠堂的後面建了一個土地廟,每逢初一十五去禮拜上香。只可惜,”

李老哥嘆了口氣,

“只可惜這幾百年過去了,村裡的人也逐漸忘了咱們這兒土地爺的幫助,後輩的幾乎也沒有去拜土地爺的了…咱們村的這個廟,也就很少人知道了,就連我,也是我爹在我小時候跟我說的呢。”

李村長的爹是老李村長。

並非這兒的村長是世襲制的,而是大家都覺得,老李家管理村子頗有經驗。

加上老李家也是樂於助人的性格,人緣很好,所以老李一退位,如今的李村長立馬就眾望所歸地繼位了。

“咦,話說,有意思的是,這個土地爺好像生前就姓餘,你們老餘家應該就是他的後代的後代。”

三個人簡直震驚了,原來把他們一家三口坑過來的土地爺,竟然還算是他們的祖宗的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