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完了老大家的,老餘一家就告辭了,老餘和吳氏回家說要順便再去何家定小吃車和摺疊桌椅,餘卿卿則一個人在村裡亂溜達。

之前的原主餘青青是個很內向也不愛說話的性子,加上體弱多病的,除了跟娘出門拾穀子挖野菜,很少在外面晃悠。

古代可沒有計劃生育這一說,村裡每戶都有幾個娃,到處東跑西跑的一大串,幾個小孩看到餘卿卿還停了下來,看了幾眼,餘卿卿長輩似的,笑眯眯打了聲招呼,有的女娃也就靦腆地回了個笑,男娃則不好意思的嗷嗷兩聲又跑走了。

農村的房屋不像現代那樣排得緊緊的又整整齊齊的,往往是你家起一間我家起一排的,反正不撞上就行了。

大路邊隔三差五的還能看到水塘子,一群一群的小孩子在邊上玩水或者捉魚的。

村中間有條河穿過,平時都是婦女們洗衣服的地方,是除了村口處,最適合嘮家常傳八卦的好去處。

看到幾個小孩在旁邊釣蝦子,餘卿卿也湊上去瞅了幾眼,有的小孩都已經釣了一小桶了,餘卿卿突然就有點饞蝦:“你這蝦子賣嗎?”

男娃一扭頭一看,還是熟人,似乎是何家的幾個小娃,何幾壯來著,男娃是見過餘卿卿的,“青姐姐,你要買這個?”

這些河蝦都是他們沒東西玩,隨便釣釣的,數量也不多,還湊不齊一碗菜,爹孃也嫌棄這蝦子殼多,沒啥肉,還有股腥味,不願意做成菜,釣上來的蝦子要不被他們給放生了,要不給折磨死了。

“對,我想收這個蝦子,你們幾個都釣了一些吧,我就按一文錢十隻來收。”餘卿卿手一展,就是十來個銅板。

幾個小子瞬間就興奮了,圍著餘卿卿,你十個我十個的,有的釣的多能有二十來個,餘卿卿都按三文錢收了,有的比較少,就六七個,連忙吼著說:姐,青姐姐,等我一會兒,我還能再釣幾個!

餘卿卿跟何二壯何三壯借了倆小木桶裝收來的蝦子。老爹是做木工的,家裡不缺的就是木盆木桶啥的。餘卿卿花了十幾文錢,就收來了兩桶的蝦子。何二壯他們也不釣蝦了,抓著錢就想著怎麼揮霍了。平時家裡可沒有零花錢這一說,能有了自己的一小筆錢,讓幾個小子感覺興奮死了。

指揮著何家兩個壯把蝦子提回了家,餘卿卿招呼著老餘和吳氏把蝦子處理一下,剝去了頭,加了姜蒜去了腥,煮熟後用籤子串上,一個籤子串兩個,一會就穿了滿滿一大把,放進了缽缽雞的湯料裡。

“這三百個籤子怕是也不經用。”餘卿卿發現這籤子用的賊快。

“老大家的幾個小子也會削籤子。”吳氏說。

一家三口又去空間裡準備了整整兩桶的湯料和滷湯,拿出來後那味道,飄得左鄰右舍的都好奇起來,尤其是這花椒,在農村是極少見的,鎮上也是賣的不多,還很貴,但是這味道是著實刺激吸引人。要不是有這個神仙空間,這生意做起來怕是要難得多。

忙碌了一下午,老餘一家對明天的缽缽雞和滷肉的試營業準備得十分充分,中間碰到路過的幾個聞著香味來的村民,老餘都很客套地給他們嚐了一點,一個個舉起大拇指讚歎個不停看著餘老二家破舊的門面和房子,大家都心裡偷偷想著:這一家以後怕是要發達起來了。

夜晚,早已養成了生物鐘的老餘三口子,很早的爬上床睡覺了。

奇妙的是,這晚的三人,做了同樣的一個夢…

清早。

“老餘,我昨晚做了一個夢……”吳氏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