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心法和上中下三策(第1/2頁)
章節報錯
相傳,元末明初,一代宗師張三丰先出家到少林寺修行,後來被達摩院的武僧構陷其犯了戒律,最後不得不被驅逐出少林寺。
離開少林寺的前一刻,張三丰的師傅叫住了他,並遞給了他一本泛黃的竹簡。
語重心長地說道:
“這是雖然不是一本武林絕學,但其中卻記載著上乘的內功心法,沒當你心煩意亂,渾渾噩噩不知所思之時,不妨拿出來多看一看。”
張三丰一直沒有開啟過這一本古籍,直到他經歷了一場生死之劫。
養傷期間,他整天披頭散髮,瘋瘋癲癲,最終他想起了師傅的話語,便拆開了赦封的牛皮裹布,自己研讀起來。
起初,竹簡上的記載晦澀難懂,有些文字已經失去了本來的意思,甚至是那一個時代沒有出現過的文字。
張三丰反覆看了幾遍,都沒有理解到半分意思,只覺得如少林寺裡那繁文縟節般的眾僧述經。
又似天地間斑駁的萬里雲雷風鳴,一切都在雲裡霧裡,根本就談不上參悟了。
最後,張真人用筆墨一字一句地將竹簡的經文謄抄了下來,從自己的四面牆壁,到所有的承重木柱,再到將竹簡的內容念給圍在自己身邊的幾隻鴨子聽……
隨著理解和感悟的越發積累,他愈發不可收拾地遁入了對書中大道的理解,沒日沒夜地參悟著這份竹簡。
最終,在一個萬物寂寥的夜晚,一聲大笑伴著蒼雷響起,接著狂風流雲在此間聚集。
張三丰至此頓悟,方覺天地萬物皆有各自獨特到的規律,他雲遊四海,又創下了和少林寺相媲美的武當一派。
在他百歲之時,又融合百家之長,融自然萬物,創出了一道拳法——無形無意,無色無相,是謂太極!
自此之後,凡是道家子弟,無人不修煉張真人創出的絕學“太極拳”,但後世卻少有人將其再度推上高峰,達到張真人的高度。
再往後,“太極拳”也僅僅是作為了一道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健體拳法流入了世間大眾……
……
……
“視名利如過隙,視前程如夢境…”
昆蘭磕磕巴巴地辨認出這本牛皮紙上的文字,他小時候墨東陽就專門請了奧托國最知名的一些學者來為昆蘭啟智。
當然,昆蘭不需要學習“書樹上騎只猴,跑了一隻還剩多少隻”,自小接受的古文教育讓他能夠勉強認出這本書中所講的內容。
現在他武魂和血脈被封印,自己也被變相地囚禁在這一間屋子裡面,昆蘭覺得自己不如好好看一下這一本《氣功心法》。
昆蘭自己明明不認識昨晚的麻衣小孩,以及他口中的“蘇師”,但不知為何從其行為舉止中昆蘭卻能感受到一種熟悉而又親切的感覺。
“清淨為天下……無慾無求,淡泊之至……”
昆蘭的眉頭皺得越來越緊,這身而為人,怎麼可能放下一身執念,無慾無求。
他是在難以想到,這一千年裡如果自己沒有那一顆堅定的復仇之心,那麼他根本走不到這一步。
“再繼續看,我應該還遠遠沒有理解其中的玄妙。”
昆蘭暗自下定決心再次研讀起來。
……
……
一週之前,千潯離開蘇興語的宅院之際。
千潯問道:
“老師,昆蘭的路該如何去走,我雖然已經領他進入‘劍意’,但是我現在才發現他所要領悟的東西,遠遠超過了我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