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九章 蒲地藍口服液面板病(第2/2頁)
章節報錯
“小年輕,就是沉不住氣。”振中華老神在在地說道:“讓鍾院長給大家講吧,實驗步驟這一塊,沒有人比他更加適合了。人老了,記性就是不好。”
其實振中華想說的是:別到時候記混了,讓你們這些小雜~毛找到什麼可乘之機。
那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振中華如同其他人一般,把實驗步驟退給了鍾醫。
鍾醫自然是不會推脫的。他說道:
“方法也不難的。
給予對照組藥物外敷治療,即對患處進行清潔消毒後,採用複方氟米鬆軟膏外敷,敷藥時確保將患病部位全部覆蓋,2040毫升/次,2次/日,連續治療5天。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蒲地藍消炎口服液口服治療,10毫升/次,3次/日,連續用藥5天。
我們的觀察指標與評定標準:對比兩組的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生率及3個月後復發情況。
臨床療效判定分為治癒、好轉、無效3個分級。
治癒:治療後,患者面板紅腫、疼痛、瘙癢等症狀完全消失,患處3個月內無復發跡象。
好轉:治療後,患者面板紅腫、疼痛、瘙癢等症狀有所改善,患處3個月內有輕微復發。
無效:治療後,患者面板病症狀均無任何改善甚至加重,在1個月內就出現復發。
總有效率=/總例數×100%。不良反應包括繼發感染、面板萎縮、毛細血管擴張、毛囊炎等。
而我們使用的統計學處理方法:研究資料若塔均應用,以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表示計數資料,行X2檢驗。
表示結果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鍾醫的話剛剛落下,就聽見楊光說道:“少說廢話,直接說結果。”
在場的誰不知道這些?
鍾醫看了一眼心浮氣躁地楊光,笑了笑。
“結果也很顯而易見。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相比於對照組,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更高,差異較為明顯,見。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我們可以透過資料去看。
首先是對照組,對照組(n=100),它的治癒率是32,好轉率是50,而無效率是18。我們這裡可以看出,整體的有效率是82。
而研究組的資料,則是治癒率40。單從這一項資料上,研究組就碾壓了對照組。
好轉率是52。而無效率是8。整體的有效率是92。
對比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複發率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的繼發感染、面板萎縮、毛細血管擴張、毛囊炎等不良反應發生率均較低。
並且3個月後複發率也較低,差異明顯,由此可見。
蒲地藍消炎口服液在這一方面,極為的有用。”
別小看這十個點的提升,一百個中就有十個提升,那麼一千個,一萬個,一億個了?
很多研究人員,求其一生,就只為了提高那麼百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