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頸部肌肉可觸及痙攣的肌腹,常配合按揉風池、天鼎、天柱、天宗及頸椎棘突旁壓痛點,拿風池,拿頸項,拿肩井以提高鎮痛解痙作用。

“這個方法不僅僅有調和營衛、行氣活血的功能,還有健脾和胃、調節臟腑的作用。”朱陽明對病人說道。

朱陽明這的這套手法,也極具有難點和好處。

首先,一指禪要求持久。醫生指操作手法要按規定的技術要求和操作規範持續作用,保持動作和力量的連貫性,並維持一定時間,以使手法的刺激積累而能產生良好的作用。

然後是有力。

使用一指禪法,必須讓手法刺激必須具有一定的力度,所謂的“力”不是指單純的力量,而是一種功力或技巧力,而且這種力也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要根據物件、部位、手法性質以及季節變化而變化。

其次是要均勻。指使用者的手法動作的幅度、速度和力量必須保持一致,既平穩又有節奏。

再來是柔和。在用一指禪法的時候,動作要穩、柔、靈活,用力要緩和,力度要適宜,使手法輕而不浮、重而不滯。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是滲透。

所謂的滲透,是指手法作用於體表,其刺激能透達至深層的筋脈、骨肉甚至臟腑。

一指禪法中,持久、有力、均勻、柔和、滲透這五方面是相輔相成、密切相關的。

持續運用的手法逐漸降低肌肉的張力,使手法功力能夠逐漸滲透到組織深部,均勻協調的動作使手法更趨柔和,而力量與技巧的完美結合,則使手法既有力又柔和,達到“剛柔相濟”的境界,只有這樣,才能使手法具有良好的“滲透”作用。

二十多分鐘下來。

沒有人叫停朱陽明,全部人的目光都注重在朱陽明的手上。

跟骨科沒有關係的人,目光是被朱陽明那眼花繚亂的技巧所吸引,一個個像是在看一個高明的雜技師在施展才華。

而骨科的人,或者動一些推拿技巧的人,才真正明白朱陽明這一套的價值在哪裡。

這其中,又要屬於樂壽、鍾醫等人對朱陽明更加的瞭解。

“厲害。他這麼一套下來,估計病人的症狀都要減輕很多。”樂壽判斷道。

這可不是樂壽在恭維朱陽明。

事實上,朱陽明在做這些推拿的途中,病人已經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變化了。

這就是一拉的神奇之處。

好的推拿就是可以這麼快的化腐朽為神奇。

最後,朱陽明用虛掌拍打病人體表。手指自然併攏,掌指關節微屈,用力平穩而有節奏。

“好了,之後連續兩天來找我。再之後每週來兩次。來個幾周,至少能管一到兩年不犯病。”朱陽明說道。

這一通施展下來,朱陽明的臉上已經有了微汗。